本篇文章3593字,读完约9分钟

在广袤的乡村,每当晨曦初露,校园的铃声总是清脆而坚定。铃声召唤孩子们走进教室,这声音承载着无数期盼与梦想,带着力量与希望。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手动敲铃通知孩子们上下课成了校长们每天的特殊任务。今天,现代化的设施早已取代了手动敲铃,然而“敲铃人”这一称谓并未消逝,反而拥有了更多内涵。陶行知曾说,“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如今,校长们不但肩负教书育人的责任,更在想方设法为整个乡村的基层教育寻找新的方向。

他们的故事往往被大山遮掩,但那些坚守和奉献,始终如古老的铃声一样回荡在乡村的每个角落。在这里,铃声指引着方向,而每一位“敲铃人”,也在这片土地上传递着希望。

1726211855778128.jpeg

敲铃铛的人

在山东菏泽郓城县唐庙镇乡村小学,彭向力校长的身影总是与晨光一同出现。在这所小学担任校长的8年里,他一直有个朴素的梦想:建设一所让农村孩子也能更全面发展的学校。

彭向力绞尽脑汁设计素质教育课。他组织孩子们在夜晚观星,以激发他们对天文的兴趣。没有经费采购专业设备,他就做那架“望远镜”:农村的夜空星河灿烂,彭向力坐在孩子们中间讲星座、讲传说,那一刻他便成了孩子们遨游太空的导航员。后来,学校里的老槐树也成了他的“教具”,从一棵大树延伸开去,讲述一个村庄的历史。用这样淳朴的方式,孩子们学会了观察生活中的每个细节,学会用心去感受日常中的美好。

1726211880909949.jpeg

一向只有学生怕老师,可江西高安市八景镇灶岗教学点的雷勇校长却也有“怕”学生的时候,他最怕学生见面时问他:“校长,我们的操场什么时候可以打篮球?”这个问题像一根刺,深深扎在他的心里。

学校设施落后,师资力量也不足,但雷勇不想一味等待外界的援助,他决定自己动手修缮操场、整理图书室。学校的日常教学任务本已繁重,但雷勇带着老师们主动牺牲周末休息时间,为孩子们改善学习环境。雷勇常说:“条件虽然苦一点,但只要我们大人不放弃,农村的孩子也能像城里孩子一样快乐健康地成长。”

设施落后和资源匮乏已经够让人发愁,孩子们的心理健康问题更是乡村小学需要关注的焦点。广西玉林北流市沙垌镇丹花小学的校长何南,就在挨家挨户的家访中发现了一大批留守儿童。因为长期缺乏父母的陪伴和关爱,这些孩子慢慢变得内向,甚至自我封闭起来。

何南意识到,学校的任务不仅是教授知识,更要给学生情感上的关怀。于是一所“家长学校”应运而生。何南定期邀请家长参加教育讲座,一点点教会他们如何与孩子沟通、如何帮助孩子快乐成长。留守儿童尤其是何南关注的对象,在他的鼓励下,老师们纷纷做起了学生的“代理家长”——即便父母不能时刻陪伴在孩子身边,学校还可以补位,给予他们家一样的温暖。

1726211908125267.jpg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些在传道授业之外付出的时间、努力和探索,其实不能为校长们带来任何利益,但他们仍坚持在乡间日复一日地“敲铃”,敲上课的铃,也敲成长的铃。每个孩子向着自信、勇敢和坚持迈出的一小步,都是乡村教育力量的印记。田野间的“敲铃人”,令整个社会看到孩子们未来的多元人生,也看到广阔乡村的无限可能。

为爱与希望赋能

有无数像彭向力、雷勇和何南一样的基层教育工作者,扎根在乡间,推着一批又一批农村孩子走上更广阔的道路。对于这些学生而言,校长无疑是成长历程中最重要的提灯者,但事实上这个重担并不好挑。

很多校长都被学生“问倒”过:什么时候能有自己的室内球馆?我们有牛奶喝吗?饭菜能不能做得好吃一点?校长们总是苦恼于办学条件太差,跟不上学生的期待,而事实上,还有更多困惑隐藏在孩子们看不到的另一面。

每个校长都想为农村孩子提供一些素质教育和实践的机会,但没有专业人士的带动,仅凭“村小”的老师很难设计出高质量的课程。当走出大山变成了大人们的普遍选择,选择留在乡村的老师也越来越少,“年轻老师过渡一下,基本都考到县城去了。”随之而来的,便是大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亟待处理,而现有的乡村教师队伍可谓青黄不接,几乎很难凭自己的能力解决孩子们的心理问题。

来自社会层面的多元化社会组织正关注到校长们的困境,并希望通过各自的力量为乡村基层教育提供帮助。今年6月,南方周末携手蒙牛发起的“敲铃人·村小校长赋能计划”公益项目再次出发,组织来自全国各地的百名村小校长齐聚北京,共同探讨和解决教育实践中遇到的瓶颈。

1726211965416614.jpeg

来自全国的百位“敲铃人”齐聚一堂

在为期一周的活动中,针对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调动年轻教师积极性、家校共育、课程改革和校园文化发展建设等论题,校长们分享了各自的见解,也提出了他们遭遇的困境。在乡村教育中,这些并不是孤立的困扰,而是所有教育工作者共同重视的命题。

“敲铃人”抛出的这些问题,在专题研讨会上得到了答案。来自北京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人民教育出版社等单位的教育专家和学者,针对议题一一给出建议。校长们也各自拿出“本土化”的教育经验,希望能对其他地区的孩子们有所帮助。云南宣威靖外明德小学校长雷应飞就大方分享了自己学校的“开心农场”——老师们带着学生种白菜、种辣椒甚至养猪。在雷应飞看来,乡村不应当代表闭塞,“没有亲吻过土地的孩子,童年是不完整的。”

如何尽可能地缩小乡村教育与城市办学之间的差距,是每个校长都思考过的问题,为此,“敲铃人·村小校长赋能计划”也给校长们提供机会,近距离接触最新的教学理念、教育方式。作为特色办学的样板,人大附中航天城学校校长为乡村“敲铃人”介绍了自己在学校建设、师资培养、课程设置、融合创新等多方面的经验。在中国教育电视台,校长们则在直播间亲身体验到数字化技术如何赋能课堂,了解当前人工智能对教育领域的最新影响。这些走在教育前沿的实践,为乡村的校长们打开了一扇窗,透过这扇窗,他们看到了自己的学校未来可能成为的样子。

1726211998104754.jpeg

校长们亲身体验数字化技术如何赋能课堂

看见未来,并尝试着向未来走去,便是蒙牛发起“敲铃人·村小校长赋能计划”的初衷。正如活动中众多校长们发出的共鸣,“教育,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生命影响另一个生命。”教育的经验同样如此。在彼此的交流和碰撞中,关于如何办好一所学校、如何育好下一代,每个敲铃人心中都已有新的答案。

一个社会的繁荣,不仅仅建立在城市的高楼大厦之上,更根植于乡村教育的深厚土壤之中。从孩子到未来,从乡村到国家,从教育到建设,始终是带动繁荣车轮不停滚动的链条。而众多像蒙牛一样的企业,正在积极融入这个链条,为“敲铃人”赋能,用属于自己的方式和角度推动着乡村教育的发展。

行动,照亮乡村振兴之路

蒙牛学生奶对乡村教育的关注由来已久。

作为一家乳制品企业,孩子们的营养健康始终是蒙牛最为关注的命题。仅去年一年,蒙牛就在全国超过20个省的452所学校公益捐赠牛奶370余万包,覆盖58.2万少年儿童。近年来,蒙牛先后在武汉的10所农村中小学建设了“蒙牛希望卫生室”,帮助改善乡村学校的卫生条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当地乡村校园医疗条件匮乏的难题。

1726212029753424.jpeg

助力乡村教育发展,蒙牛学生奶与“敲铃人”同行

在对乡村的不断下沉和深入中蒙牛发现,物质上的支持只能改善孩子们的生活,但围绕教育的赋能却有机会改变一代人的未来。于是,这场公益实践的视线不断投得更远,更聚焦于乡村教育的发展。2021年,蒙牛将“营养普惠计划”升级为“蒙牛营养普惠工程”,并同步发起“敲铃人·村小校长赋能计划”。此后几年,蒙牛携手南方周末实地走访了众多乡村和村小,洞察乡村儿童的营养健康现状,发布《中西部地区乡村小学营养健康教育调查报告》。在与村小校长面对面交流的过程中,蒙牛更深刻地了解他们在教学工作中的困惑与诉求,并寻找契机帮助他们解决这些问题。今年的百位校长赴京游学活动,便是为此而搭建的平台。

平台,正是来自乡村的“敲铃人”最急切期盼的。根植于基层的他们,需要在沟通中听到共鸣,在摸索中得到启发,在学习中看见引领,亦需要站在千千万万自己的同路人身边,坚定自己所奉献的是足以改变整个乡村面貌的宏大事业。而蒙牛希望尽一切力量帮助他们创造出这样的机会。

在这背后,其实是蒙牛对乡村振兴的深刻理解和持续投入的关注——乡村的振兴,不止于经济,更关乎人。这些人是孩子,是教育工作者,亦是构成乡村的每一个个体。蒙牛深知,一个高质量发展的企业能够对乡村振兴产生的巨大撬动作用,绿色供应链的建设、环保技术的创新以及社区参与项目,都为乡村就业提供了空间。仅蒙牛投资建设的中国乳业产业园一个项目,就支撑了当地数千名农民工的就业,成为产业带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从营养健康到教育事业,从人文关怀到产业发展,众多项目的背后是一个品牌对社会责任的深刻理解。基于反哺社会而进行的公益行动,正在激发乡村社区的内生动力。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以蒙牛为代表的企业和多元化社会组织正在乡村高质量发展的探索中扮演越来越亮眼的角色。他们同样在“敲铃”——敲响教育、敲响经济、敲响广袤乡村土地的活力。

*稿件及图片来源:《南方周末》


标题:赋能与守望:为乡村的未来敲响希望之铃

地址:http://www.cq828.cn/gyqy/430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