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99字,读完约2分钟

9月11日,东北网报道,黑龙江朗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近日公布了保护区红外自动监测摄像头监测结果。 其中包括首次在小兴安岭林区拍摄的野生原麝照片。

原麝是国家ⅰ级要点保护动物,《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被列为濒危物种,种群数量极少。 麝的视觉嗅觉敏锐,警惕性高,在野外极其难以发现。

据介绍,采集疑似麝照片后,朗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第一时间联系黑龙江省科学院自然与生态研究所专家鉴定了照片。 专家认为照片中的动物体型小,低肩弓腰,毛色深,符合原麝的形态特征,但光靠照片并不完全明确,建议收集其他证据进行验证。 保护区立即调查了拍摄地点,发现了原麝粪便,确认照片中的动物为原麝。

“朗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首次发现Ⅰ级要点保护动物原麝(组图)”

2019年2月,黑龙江省科学院自然与生态研究所计划在朗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东北虎及其猎物种群进行长时间调查与监测,为小兴安岭东北虎种群恢复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 2019年4月,在世界自然基金会( wwf )的支持下,黑龙江省科学院自然生态研究所在保护区安装了40台红外线自动监测相机,规划了长时间监测样本地,建立了区域野生动物资源的长时间监测系统。

“朗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首次发现Ⅰ级要点保护动物原麝(组图)”

截止到2019年8月,朗乡保护区的红外摄像机监控系统共拍摄动物照片2000张,包括国家ⅰ级保护动物原麝、雪貂、国家ⅱ级保护动物黑熊、笨蛋、猞猁、花尾榛鸡等,还有狍子、狗獾、东北兔、松鸦 朗乡保护区红外自动摄像机监视系统在引进4个月左右拍摄到了种类繁多、数量众多的野生动物种群的照片,充分显示了该地区丰富的生物多样化和动物种群数量。

“朗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首次发现Ⅰ级要点保护动物原麝(组图)”

近年来,伊春市高度重视自然生态保护工作,大力提倡通过科普教育等方法构建人与野生动物和谐的生态友好型社区,形成了保护动物、爱护动物的人文条件,为野生动物的回归创造了良好的自然和社会环境。 在这种环境下,黑龙江朗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和保护管理工作也取得了丰硕成果,保护区以红松原始森林为主的森林生态系统已成为原麝、水貂等濒危野生动植物的家园。

标题:“朗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首次发现Ⅰ级要点保护动物原麝(组图)”

地址:http://www.cq828.cn/xwzx/129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