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152字,读完约5分钟
宁夏自古就有“堵在江南”的美称。
她有着与众不同的自然环境,同时孕育着独特的风土人情。 当地的人们在走向小康的道路上,写着怎样的脱贫攻防战的故事呢?
从山村小镇到农田土地头,再到扶贫工厂,记者在“迈向我们小康生活”的大主题采访后,跟着新闻活动进入宁夏,听故事的主人公们讲述了他们脱贫的历史。
地产上,是我们最深的感触。
两张名片,将使特色产业做大做强
随着枸杞上市的季节,中卫市中宁县枸杞庄园,赤艳的枸杞坐满了枝头。 采摘工人们熟练地挥舞着双手,新鲜的水果顺着指尖滑落篮筐。
枸杞是宁夏的特色农产品,是远近闻名的“红色名片”。 如何做大做强枸杞产业,让小红果成为扶贫攻坚的大产业? 这是许多枸杞产区梦寐以求的目标。
“目前枸杞产业占全县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0%左右。 ”中宁县枸杞产业快速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刘娟介绍,目前全县枸杞种植面积约20万亩,综合产值超过100亿元。
中宁县作为中国枸杞产业的高地,全国枸杞干果的60%在这里交易。 但是,中宁枸杞的野心不仅如此。 参观红果满野枸杞庄园后,记者在中宁县枸杞产业创新研究院看到了枸杞口罩、枸杞啤酒、枸杞压片糖果的许多新产品……
我院常务副院长余君伟告诉记者,目前中宁枸杞的首要产品是枸杞干果和枸杞汁,未来的快速发展方向是提高创新力,提高产品附加值,提高相关核心技术。
在中卫市,许多村民脱贫致富依赖着名的“绿色名片”硒砂瓜。
站在沙坡头区兴仁町的瓜田里,可以看到青葱的幼苗吐着黄色的花,在碎石扩大的石田里蜿蜒。 在石缝里顽强生长的果实备受欢迎:高品质硒砂瓜一粒能卖168元。
沙坡头区环香山硒砂瓜产业带连接着5个乡镇。 据介绍,2019年在该产业带种植硒砂瓜46万亩,实现销售收入6亿元。 位于硒砂瓜产业带,兴仁镇拓寨村脱贫攻坚自然少不了它的帮助。
“2019年,我们人均纯收入10719元。 ”拓村委会书记吴岩山表示,马上到了硒砂瓜销售季节,村里计划依靠硒砂瓜产业,继续帮助脱贫者增加收入,使大家脱贫。
充分利用资源,丰富乡村经济
即使没有醒目的“名片”,山窝里的小村庄也能充分利用乡村经济,开辟脱贫之路。
固原市隆德县凤岭乡李士村位于深山,只有300多户人口,但集体经济风生水起。 近年来,村通过开展股份制改革,成立了农户超市、醋厂、油坊、小杂粮初加工厂、农机作业服务队,整合资金419万元迅速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村民从此成为“股东”。
从村口往里走,有醋厂、油坊的香味。 这个小村庄多次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产业扶贫相结合,年产醋20吨、胡麻油9吨,规模不大,但产品远销宁夏各地。
“现在最大的愿望是给小儿子娶媳妇。”李士村油坊高兴地告诉记者,55岁的齐国史一边炒着香喷喷的芝麻籽,一边他每月能从油坊领取3000元以上的工资,去年实现了脱贫
在脚下,彭阳县红河镇描绘了不同的脱贫蓝图。
这个城市想培育“4亿元”的产业:在圈里养1亿(牛),在小屋里种1亿(蔬菜),在田里种1亿(水果),在劳务上赚1亿(外出打工)。
在红河镇的苹果园里,人们忙着做苹果袋。 红河镇党委书记郑小义说,镇上种植的苹果又酸又好吃,高质量的苹果9箱,一箱可以卖168元。 目前全镇林果种植面积近2万亩,预计今年内收入将达到1亿亩。
“快速发展设施农业,我们农民自己总结了三个变化:冬闲冬忙,泥路变水泥路,穷人变富。 ’郑小义告诉记者,目前全镇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000元,比全县平均水平高出1200元。
与其精准扶贫,盲目“输血”,不如巧妙地搭台
扶贫不是盲目的“输血”,重要的是授业,巧妙地搭台,让老百姓用自己的双手实现脱贫致富。 这样精准的扶贫,终于在老百姓心里得到了帮助。
在艾绒、缝艾包、成套包装、彭阳县古城镇的艾蒿产品加工扶贫工厂,妇女们在各自的工位上忙碌着。 工厂生产的艾蒿产品销往国内各地,吸引了附近的几十名村民就业。
44岁的回族姐姐马玉莲在扶贫厂工作了几个月,她告诉记者,以前的收入主要是种地、喂牛,现在又在单位打工,每月可以增加2000元的收入到家里。
“这个艾蒿产业,一方面通过扶贫工厂处理了群众在家门口活动的问题,另外,一部分产品,农户拿到家里加工,也是一部分收入。 ”。 古城党委书记王克祥表示,除了艾蒿产品加工扶贫工厂外,镇上饲料加工、绿化苗木等扶贫工厂发展很快。
中卫市海原县的扶贫工作紧紧抓住“牛鼻子”不放,把养牛当作村民们的存钱罐,打摇钱树。
这得谈谈“基础母牛银行”的模式。 这几年,华润集团合作,迅速向海原县发展肉牛产业,以信用销售方法为建设卡户投放基础母牛进行养殖。 一头牛由华润企业垫付信用金6000元,政府补贴2000元,农户只需筹集2000元,即可赊购母牛。
养殖3年后母牛生产的小牛,村民自己留下来继续繁殖小牛,小牛8—12个月后华润企业高价回购或清贷。
“基础母牛银行”很受欢迎,信任牛养牛的村民络绎不绝。 海原县曹洼乡脱烈村的雷保军老人用这种模式养了8头牛,每年扣除草料价格,收入三四万元,和在外打工的大儿子挣得差不多。
“大儿子觉得我爸爸经常喂牛,今年不打工了,就回去喂牛了。 我说了,那就好,等你回来,我们再牵几头牛吧! ”。 说到这件事,66岁的雷老人的脸上充满了成就感。 (王迎霞科技日报记者刘园园张景阳)
标题:“因地制宜 “塞上江南”乘风破浪奔小康”
地址:http://www.cq828.cn/xwzx/139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