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730字,读完约12分钟
郑州崔他村,四个老人在打麻将
鄞州崔他村,独居的84岁邵老太太,吃过年留下的剩菜。
奉化大堰镇南坑峯村,97岁的金钱爷爷在晒太阳
奉化大堰镇南坑峯村,一位老人扛着锄头回家
这两年空巢村成为舆论热点。 那里没有年轻人,连孩子都很少,剩下的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 他们在那里默默地生活,每天都希望孩子们经常回家看看。 这些老人,很多人没有照顾,生病了不能马上治疗,压抑了感情也不能马上解决。 出门锁门,进门的灯是空巢村老人最现实的生活写照。
连日来,本报记者进入奉化、宁海、鄞州、余姚氏一点村,调查了巢村的现状。
聚焦空巢村
生活很艰苦
年前村子里有一百多人左右
年后的麻将凑不上来
年轻人要到过年过节才回家乡
巢老人的日子很痛苦
邵奶奶一个人住在郑州崔他村的屏幕丰路,走进她家,房间里看起来有点乱,旧灶台、旧沙发、上面塞满了衣服,房间里有几把旧竹椅,坐得咯吱咯吱响。
邵妈今年84岁,耳朵几乎聋了,腿脚不方便,坐着很辛苦。 邵祖母家有两层楼,楼梯上堆满了油、米、洗衣液,还有六七袋卷纸等各种生活用品。 她说,这些都是孩子在春节期间给她准备的。 可以看出老年人平时很少上二楼。
春节期间,儿子、孙子和三个女婿回来了,家里很热闹。 孩子们给她很多年货,给她买新衣服、新裤子和新鞋,家里平时用的纸巾、洗发水、油、盐、味增、醋、米等也都给她准备好了。
到了午饭时间,邵婆看到把黑乎乎的菜放进蒸笼里。 一杯是鳗鱼鲣鱼,另一杯是培根和其他咸菜混合,都是春节剩菜。 邵奶奶说,她已经吃了快半个月了,舍不得扔,不停地回锅蒸。
这样的场景在有点偏僻的山村很常见。 从奉化都市部开始30公里的路,就到了大堰町。 记者经过宁波市区,经历了曲折的盘山公路。 到了城里,还得走两三公里的山路,那就是南坑峯村。
据南坑峯村主任蒋庆海介绍,目前户籍在村的仍有105户、307人,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外出打工,平时有100多村民住在大堰町,但剩下不到70人,都是住在山里的老人。 70岁在这里出生很小。 90岁以上的人有4人。 除非有什么大不了的事,否则老人们一般不会下山。 蒋庆海对记者说,下山路并不着急,但对老人来说,要走两三公里甚至四五十分钟。
记者去的那天是农历正月18日,春节过去了,南坑峯村恢复了习惯了的样子。 在山脚下的村子的老年活动室里,麻将桌也不齐全。 室外一枚空水泥洒出来,被用作停车场,但两辆车停了下来。 这和春节时的情景完全不同。 蒋庆海说,在春节期间,这是一个只能容纳20或30辆的停车场,不漏水,停得满满的。
人最多的是春节和清明,一个是来看老人的,一个是祭祖的,在外面打工的年轻人拖家带口回来,就像春节一样,通常每年30前回来,有一次,住到初中4月5日。 住再久也不是牢,年纪小,讨厌山无聊!
蒋庆海推测,春节村里总是有100多人以上。 只要老人在这里,即使孩子不齐全,总之也会来一两个,过年热闹一下。
/ s2/因病而痛苦
独居的老人生病了,谁也不知道
邻居发现后送医
病了没人照顾
很多空是巢穴老人的心痛
16年前,邵祖母的老伴去世了,儿子的家人长年在外战斗,3个女儿也结婚了,家里还剩下她一个人。 这十几年来,老年人也感到孤独,但她好像习性都是一个人生活。 我孙媳妇叫我住几天,我去不了。 我孙子在外面打工,生活艰苦还是租房子? 我奶奶走了,给他们添了负担,很麻烦。
老年人平时腿脚不方便,大多闷在家里。 天气好的时候在家门口晒太阳,也就是在离家700米的地方买菜。 这条路,估计年轻人走两三分钟,邵奶奶可以走半个小时,买菜往返于路上坐在路边的石板上,休息五六次。
邵妈说,有时三个女儿会切一些自己地里的菜送给她。 基本上,老年人每四五天去一次饭馆。 有时候买的菜太多,扛不住的话,村里的年轻老人就可以牵手了。
邵妈常年忍受精神寂寞,患有高血压、腰椎病、支气管炎,有时很难坐下来。 因此,每次生病她都非常想念孩子。 有一次邵奶奶被寒气袭击拉肚子,晚上上厕所连续摔倒两次,幸好房子乱七八糟,直接掉在垃圾上,没有造成严重的后果。
奉化大堰镇南坑峯村有3个自然村、刘家村、钱家村、薮池江。 其中的刘家村只剩下三位老人。 钱家55号住的是97岁的钱爷爷和85岁的老伴胡阿姨,爷爷有类风湿性关节炎,阿姨有高血压,二老生活能自理,但也有一些缺点,这也是全村的情况。
竹排做的大门在半山腰,景色很好,打开大门,胡阿姨正在把家里的被子晾在床上。 春节孩子们翻唱,天气正好,晒黑了就可以收拾我。 胡阿姨知道。 使用这个被子的话,明年就是春节了。
在记者访问调查的过程中,疼痛成为老人最担心的事件。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孩子长年不在外面打工,随着年龄的增长,独居老人的各种各样的疾病在增加。 一旦生病,老人的生活肯定会受到更大的打击。
在余姚市鹿亭乡,记者访问期间,在和老人谈话时,他们不断诉说没有孩子的烦恼和不便。 在当地的白鹿村,龚大爷告诉记者,有一次他病了,躺在床上一天也不知道,后来还是来串门的老人把他送到了乡卫生院。 生病期间,他想着孩子,但没有回信,很伤心。 因为生病了连饭都做不了,所以只能啃着冷馒头吃咸菜和方便面。 爷爷说。 眼里出现的悲伤,是记者不敢直视,害怕自己的眼泪无法抑制。
没有经济实力
六十多岁还在当塘主
想雇佣40、50岁的年轻人是不可能的
生活艰苦
要迅速发展经济,只能依靠老骨头
的山区村后,明显的感觉是老人经济困难,生活质量非常差。 由于山区老人普遍缺乏养老保障,他们的经济收入首要是自己的劳动收入和子女补贴。
但是,随着孩子下山,以前流传下来的意义上的收养只剩下春节孩子回家时的孝顺了。 由于外出打工的孩子受自身素质影响普遍从事收入低、福利低的就业岗位,加之就业竞争、生活费、子女教育,外国孩子陷入了诸多压力,没有为父母提供足够的经济支持。 老年人的生活来源依靠自己的老骨头,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多项农活已经力不从心,收入也越来越少。
宁海县越溪乡村田村,靠海,收入高一点。 然而,现实情况并非如此。 年轻人离开村子,只剩下老人,有些人不能工作,收入也越来越少。 在田村,养殖是第一生计。 村里承包了20几个池塘进行养殖,养殖着虾、蟋蟀、蛤蜊、螃蟹。 这二十几个塘主已经快六十岁了。
村里的老书记田先生自己也有几亩海塘,现在养着章鱼。 在带记者去海塘的路上,他遇见了隔壁村子的村长杨新保。
杨新保今年46岁,20多岁开始养殖。 从几年前开始,就可以采集他承包的池塘蟋蟀了。 采蟋蟀要雇人,一个人一天七个小时,忙起来八个小时,基本上70-80斤,工资一天220元。 工人基本上都是60多岁,没有40岁以下的人。 杨新保说,年轻人没有人做这个,年轻人也去县里打工,没有人。
在回村子的路上,老田对我说。 儿子进城上班也是对的。 现在养殖赚不到大钱。 而且,年轻人喜欢的生活不能在这里进行。 老田说,目前养虾除了需要上心外,还需要住在池塘旁边,养章鱼基本上不需要多花心思,一年中章鱼采摘季节3个月,种完苗后,长大后采摘一次,池塘一年采摘一次,收购时 尽管如此,老田还是说了让记者思考的话。 我一年的收入可能是儿子在外面几个月挣的。
在奉化大堰镇南坑峯村,记者看到村里剩下的老人大多在80岁以上,70多岁的老人已经年轻了。 在这样的年龄,老人们牵着牛去地里种菜。 因为,这些都是老人们维持的饮食。
村子里剩下的都是老弱病弱,这种现象不仅是我们一个村子,大堰其他村子也是。 南坑峯村书记王云这样说。
大数据扫描
奉化大堰镇有些村子狗比人多
奉化大堰町最大的村庄是柏坑村,有1800人,常住人口也有1800人。 但是,40个行政村中,大村一共不到10个,大部分村里常住的有100人左右。 青厂村作为最小的自然村,最初村里有15户人家,10年前剩下4只个体,到3年前没人了,村名存亡,现在也成了大堰第一个无人的村。 严家田村,村里有10个左右的个体,有12只看门狗,虽然有狗在繁殖,但是人越来越少,现在变成了狗村。 例如在丁家坑村,现在没有一个50岁以下的人。
宁海县越溪乡村田村的人口在800人以上,但常住人口只有200人以上。 在余姚鹿亭乡,这种情况更为严重。 当地乡政府获悉,记者获得以下数据:全乡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21.3%,其中空巢老人1877名,占全乡老年人口的50.29%。 65至69岁的老年人有951人;7079岁的老年人有937人;80至89岁的老年人有533人;9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45人。 空巢中的老人超过了老人人数的一半。
这个数据真的很令人吃惊。 空巢老人的情况,在我们这里确实很普遍,全乡1.75万人口中,已经有8000多名富裕劳动力常年在外国做生意,现在很多山村,基本上都剩下老人。 余姚鹿亭乡林副乡长告诉记者,甚至乡政府所在地的上庄村,情况也一样。
对话村支书
再过20年,老人们离开后
空巢村彻底消失可能只是时间问题
在现场采访中,上庄村副书记赵国云陪同记者访问了多户空的巢穴老人。 采访结束后,记者打算离开的时候,赵国云这样说道。 再过十年,我老了,空就成了窝里的老人,儿子的女儿在外面,再也不回来了。 我不能出去,我不想出去。
在这些空巢穴现象严重的地方,记者发现了孩子越来越少的非常明显的现象。 在余姚鹿亭乡,全乡只剩下一所9年制的鹿亭乡中心学校。 1992年鹿亭乡有39所中学、3所中学,之后逐渐合并为4所,合并为现在的鹿亭乡中心学校。
由于年轻人大多在打工,这个村子里唯一的学校,生源很少,从最多的时候开始就有1000多名学生,现在只剩下80多名学生。 去年,我们通过调查发现,全乡适龄小学一年级的孩子数量为150人,其中126人从出生开始就没有回鹿亭生活过。 据余姚鹿亭乡林副乡长介绍,现在学校只有80多名学生。 老师有20多人。 无论如何,只要还有一个学生,学校就必须继续。
在采访过程中,当地老人和当地政府工作人员都表示,如果这种趋势持续下去,这些老人村再过20年可能就会完全消失。
信息链接[/s2/]
农村留守老人的比例逐年增加
大多数农村老人从事劳动
我国老龄化的难点在农村
年6月,上海财经大学千村调查项目组发布的《中国农村养老现状国情报告》显示,近四成农村老人为无子女家庭养老,六成以上的农村老人不喜欢城市养老。 这是上海财经大学第七次发表千村调查报告。 与以往不同,调查显示,8成的受访老年人对目前的生活感到满意,但农村留守老年人的比例逐年增加,调查中的空窝家庭超过半数。 多个农村老人不是养老,而是隔代抚养下一代。 另外,空即使巢老人留着存款,也不一定能有尊严的晚年。
另外,千村调查显示,我国农村生活老龄化程度已达到15.4%,比全国13.26%的平均水平高2.14个百分点,高于城市老龄化程度。 我国老龄化问题的难点和中心在农村。 农村空巢老年人,特别是留守老年人的问题比较严重。 从农村老人的家庭关系和心理状况来看,以前传下来的大家庭变成了小家庭,孩子外出年轻人在老人身边赡养的比例减少,空窝家庭超过半数。
据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院长介绍,调查课题组首席专家张雄介绍,此次农村养老调查历时两个月,调查范围覆盖全国31个省573个县,比较有效的问卷约1.7万份。 调查显示,4成以上的农村老人自身身体状况良好,50%以上的农村老人还在从事职业性劳动,子女援助在影响老人养老享受的指标中居首位,新农保收入、土地收入仍是农村老人的首要收入来源。 其中,54.6%的农村老人还在从事职业劳动。 例如,在地里工作或做其他劳动。 大部分老人仍然从事某种程度的家庭劳动。 这就是中国农村老人的优势。
标题:“偏远山村半数老人守"空巢" 有的村狗比人多”
地址:http://www.cq828.cn/xwzx/14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