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954字,读完约5分钟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百城千县万村调查行”
“心情很好,环境变好,生活条件也很好!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洪湖村村民黄海青高兴地对记者说。 博罗县作为全国新时期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之一,全力补充短板弱小项目,全县4113户建设段贫困家庭7875人全面达到脱贫标准,贫困发生率从年初的1.314%降至零。
扶志:让贫困者有消除贫困的信心
看到新面孔的博罗县麻陂镇金湖村,博罗县税务局驻村第一书记英邦勇感慨万千,他回忆了四年来村子的点滴变化和村子的进一步振兴。 郝邦勇说,扶贫工作中最重要的是与贫困家庭打成一片,交流信息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和困难,与贫困家庭“家庭”,帮助他们重拾脱贫的信心。
四年前,英邦勇刚到金湖村的时候,村子里村道上还有不少坑坑洼洼的砂石路、泥路,村民很难外出就业。 第一次到村子里,这样的情景让英邦勇认识到,金湖村快速发展面临的问题比他想象的要难。 但是,他没有萎缩。 “我的工作是落实一切帮助扶贫的措施,让村民过上好生活。 ”。 驻村以来,英邦勇多次组织座谈、恳谈活动,包括党员学习交流、老党员慰问座谈、贫困人士入户访问等,通过信息表达交流大力推行国家扶贫政策和农村振兴战术,向村民们传达“幸福奋斗”的理念,激励村民们,他
村里的贫困家庭长期住在老房子的危房里,失去了改变生活困境的信心,英邦勇一家设法处理问题,申请补助,为所有贫困家庭做思想工作。 除了帮助申请政府农村危险住房改造补助金外,他还积极向合作公司博罗县税务局寻求资金,联系协调施工队帮助拆除重建。 年前完成了精准贫困家庭的危险住宅改造,至此村里的贫困家庭都住在“安全住宅”里。 村民邓新华高兴地说:“房子建成后,就不用再担心暴风雨了。 我越过这一天越有信心! ”。
扶技:培养一个人、就业一个人、脱贫一家
“各有各的技能,家家都有希望”。 广东博罗积极开展劳动力技能培训,鼓励贫困家庭的孩子上职业大学和技术人员大学,主动与劳动力公司联系,积极吸引实现劳动力就业的乡贤返乡创业,带领贫困村共同致富,造福家乡人民。 全面覆盖有劳动力家庭就业,实现“育一人、独就业、脱贫一家”的目标。
绿野之上,花田如海。 “杨村镇的绵羊和村子的温室里开着致富的兰花,但是致富的兰花又开在整个村子的心中。 ’博罗县羊和村驻村第一书记肖岳云对记者说。 引进超过千亩兰花基地以来,这个原有的“省定贫困村”积极建设“兰花特色小村庄”,许多村庄的贫困者积极学习种花技能,实现了“家门口”的就业,该村有望成为全国最大的蝴蝶兰种植基地。 记者在村里的蝴蝶兰栽培隧道里,看到52岁的村民王少英和10多个村民以仪表形式在大棚里工作,她们把培养的一株蝴蝶兰苗的小杯子换成了大杯子,换成了7美分,一天可以赚近100元。 温室里比较闷热,王少英和村民们手动得很快,连脸上的汗都擦不掉。 “以前只能在村子里种地,但现在有工作,有钱赚钱,生活也轻松了一些。 大家在一起很开心,”王少英说。 “精准扶贫改变了与羊的环境,改变了村民的思想,让大家看到了值得期待的未来。”杨村镇党委书记邓田芳说。
近年来,博罗积极开展大培训,年来提供贫困人口就业项目3000多个,举办12次技能培训班和就业培训,培训建设卡贫困人口500多个,帮助贫困家庭就业1372人。
扶智:在家风课堂中培养文明乡风
位于博罗东部的车村村,人文底蕴深厚。 这里有一座有2000多年历史的汉代古庙姚夫庙和明朝的“京城王侯府第式”修建了车氏宗庙,忠孝文化一直浸润在村子里。 记者在具有640年历史的车氏宗祠,听到郎朗的声音充斥大厅,看到77岁的退休教师车应腾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了几个大字——忠孝传家。 这是一堂生动的家风传承课。
忠孝传家诗书继世是车村村世代相传的家训。 近年来,在文明的新风熏陶下,车应腾的决定回村上课,旨在继承这一优秀的以前。 记者在村史馆看到,村歌《光照千秋》被贴在墙上。 “忠诚勇担当,正义廉天下,囊萤通读成果栋梁才,一生荣耀千年传佳话……”。 温厚、仁义、孝顺……从以前开始美德就传到了村民的行动中,车氏宗祠也成为了车村文明乡风的培育之地。 “这将对年轻人的思想变化产生巨大的影响”车应腾说,家风教室举办以来,村民更好地了解当地历史,更深刻地把握寺庙训练的内涵。
据同行的博洛县委推进部负责人介绍,“文化的力量是最深厚的力量”,目前该县有100个村制作了村歌,将来将普及到378个行政村落。 “一村一歌”项目成为了波罗精神文明建设的光辉名片。 作为“凝聚民心的《家歌》,也是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非常有效的线索”的全国新时期文明实践中心建设首批试点县之一,博罗现已建成1个实践中心、18个实践站、378个实践站,成为精神文明的
光明日报记者吴春燕雷爱侠
光明日报》(年11月05日10版)
标题:“广东博罗:谈心扶志 培训扶技 教育扶智”
地址:http://www.cq828.cn/xwzx/15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