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73字,读完约3分钟
中国扶贫基金会儿童伴母项目开展黔滇鄂皖儿童安全保护培训
7月29日,中国扶贫基金会儿童伴母项目由黔滇鄂皖儿童安全与保护培训课在线举办。 培训面向儿童和母亲贵州、江西、湖北、云南、四川项目区开展,目的是培养专业队伍保护和护卫农村留守、困境儿童的健康成长。
近年来,由于缺乏儿童保护而引发的事故层出不穷,儿童身边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安全隐患,做好儿童安全保护工作成为当务之急。 因此,培训旨在复制性侵防范、校园欺凌防范、绑架防范、防水防震防火、儿童心理护理工作者保护儿童的能力,建立儿童自我保护、家庭保护、社区保护的保护互联网
校园欺凌是指校园内外的学生中的一方(个人或群体)故意或多次故意或恶意使用肢体、语言和网络等手段进行欺凌、侮辱,另一方(个人或群体)的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 北京博源拓智儿童公益快速发展中心理事长李萍老师围绕暴力识别与预防以及未成年人侵害事件强制报告制度等知识点,带领儿童和母亲们了解儿童周围的暴力行为,学习如何解决暴力问题,也确定了儿童和母亲作为报告主体的作用。
暑假来了,孩子溺水、触电、地震、火灾等一系列安全隐患始终威胁着孩子的生命。 来自北京忆恩应急安全技术服务有限企业的首席安全培训教官朱昌进通过普及身边日常伤害的处理方法、安全隐患的排除和防控,对儿童伴母进行了儿童生命安全教育课程的培训。 女童保护基金教研主任邹于香向儿童伴母普及防止儿童性侵犯的常见误区,发现儿童遭受性侵犯时应如何应对,指导儿童如何防范性侵犯、预防性入侵。
除了现实生活中客观存在的安全事故外,还应该重视儿童的心理健康,特别是对农村留守儿童来说,由于长时间缺乏父母陪伴而产生的安全感、抑郁等情感问题,会影响儿童的日常生活和一生。 为此,心理学专家张果设计了特色视角下的儿童心理护理和团体心理活动相关课程,为儿童和母亲们提供了特色视角下信息表达的妙手,帮助她们更好地开展儿童和母亲的家庭活动。
这次培训的开展,更全面地解读了儿童安全保护议题,提高了儿童和母亲作为社区安全人员的专业能力,更直接有效地为留守、困境儿童服务。 未来儿童和母亲项目将继续关注留守儿童保护行业,致力于探索多元保护的新机制,切实处理留守儿童成长的诉求。
据悉,年10月底,中国扶贫基金会启动了儿童伴母项目。 项目通过“一个身体一个家一个纽带”的模式,以“童伴母”为线索,以“童伴之家”为平台,保障县级横向联动机制,为村级留守儿童建立安全监护网,保障农村留守儿童福利和保护 目前,项目覆盖四川、贵州、江西、云南、湖北、安徽6省69个县833个村49万儿童。 (钟蕾蕾)
标题:“织密儿童安整个网络络,培育基层社工队伍”
地址:http://www.cq828.cn/xwzx/156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