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295字,读完约6分钟

栏目词昨天正式公布了成都市第二批历史建筑保护名录。 这是去年首次公布9处历史建筑名录后,第二次有6处历史建筑上榜。 从今天开始,天府早报将推出《老成都讲名宅老故事》系列的报道,找住在这座建筑物里的人,听老一辈的人,讲老成都老建筑的故事。

“成都天竺园民国时多位大师比邻而居 包括吕叔湘等”

■天府早报记者颜雪摄影赵霞实习生王映雪

昨天公布的第二批成都历史建筑保护名录中,被誉为“保留和延续中国高等教育和学术研究命脉的圣地之一”的,位于华西协合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旧址——武侯区人民南路三段14号华西口腔医学园内。

昨天,记者会见了曾住在这里的教授杨佑之的女儿杨正予,从1940年开始,杨正予与父亲杨佑之一起去华西水库,住在天竺园大厦,一楼是当时的华西协合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

以联名写信

六位教授的后代要求留下童年的天堂

古稀之年的杨正予知道记者要采访天竺园的事,收集了相关资料,很容易在现场翻阅。

杨正回成都后在西南财经大学校医院当医生,直到1986年退休。

年,得知天竺园唯一的大楼面临解体危机,杨正联名写信给吕叔湘、温宥后人共6人,提出建议。 得知华西协合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旧址不会拆迁,杨正予即兴发挥创作七律小诗。

在杨正予的记忆中,天竺园的故事始于1940年。 1940年,教授杨佑之带着妻子和女儿住在华西水库小天竺大街的天竺园院。 这一亩四方的院子里住着宥、吕叔湘、杨佑之、何文俊、江晴芬等。 作为文化研究所的成员,陈寅恪、温宥、李方桂、董作宾等也经常去办公室。 之后,华西协合大中国文化研究所搬到了广益宿舍。 1943年,温宥的家人来到华西水库。

“成都天竺园民国时多位大师比邻而居 包括吕叔湘等”

住了12年

在二层砖结构的建筑物中,附近全部是学术大家

天竺园庭院是华西水库内一所房子的总称,现存的华西协合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旧址只是其中之一。 “天竺园庭面对小天竺大街,有四座小楼、一个单身教职工宿舍和十几家铺装。 ”杨正予想起,天竺园庭西侧有两幢小楼,南边一幢,住在皮革专家张铠一家。 杨正予一家住在西侧北侧的小楼里:二楼的小洋房,砖木结构,前门外面是走廊,出后门的是天花板、平房。 “这座小楼一楼有8个房间,中间被低矮的墙壁和木板隔开,4间为一间,可以住4间家庭。 ’杨正予介绍。 “我们家住在二楼的左边,旁边是吕叔湘一家,一楼右边的四个房间。 温宥刚开始一个人生活。 剩下的三个房间是华西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 之后,研究所搬到广益宿舍,温叔叔家的人才住在一起。 一楼左侧是何文俊、彭荣华夫妇,他们搬家后,陈钦才、江晴芬夫妇进来。 ”。 杨正予生动地来了。

“成都天竺园民国时多位大师比邻而居 包括吕叔湘等”

1943年,吕叔湘一家离开天竺园。 1947年,陈钦才、江晴芬夫妇也搬家了。 1952年院系调整,杨佑之和闻宥两家最终也离开天竺园。 杨正予很遗憾,记忆中被压扁的小洋房群,现在只剩下自己家住的了。 这座楼被保留为华西协合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的旧址。

“成都天竺园民国时多位大师比邻而居 包括吕叔湘等”

珍贵的友情

约好去电影院,看英语电影看得入迷

当时,留英回来的吕叔湘一家住在杨家旁边,中间只隔着一堵矮砖墙。

杨正予说:“堆几块砖就可以相互交往,如果相互有什么好吃的菜和点心,就踩着砖通过矮墙交给对方。”

老房子儿时的友情,对杨正予来说看起来更美丽珍贵。 吕翔之女吕霞、儿子吕敏、陈寅恪之女陈小彭、张铫长子的宣传,以及后来搬到天竺园的温宥之子听简说,在杨正予眼里,都是“帽根朋友(头发小)”。

院子里花草树木郁郁葱葱,特别是两幢小楼之间的院子百花盛开,十分美丽。 “庭院水库很大,是孩子们玩耍的天堂,我们经常放风筝、跳绳、玩游戏。 ”杨正予说。 她最难忘的是,每逢过年,所有的房子都会轮流坐庄。 “主家的伯母给我们端上好菜、小吃,让我们吃得很舒服。 饭后一起打牌,开玩笑,打游戏,依依不舍地回到了家,直到晚饭后。 ”。

“成都天竺园民国时多位大师比邻而居 包括吕叔湘等”

在天竺园的日子里,杨正予和小伙伴们经常去新民电影院看电影,当时的电影大多进口英语电影。 《魂断蓝桥》、《罗斯福传》等等,听了一半都很着迷。 ”。

“在当时动荡的岁月里,天竺园是为数不多的稳定栖息地。

未来:

改为陈列室和博物馆

目前,成都市建委带头保护维修天竺园,加强建筑主体,妥善改建和改造内部,设立华西协合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旧址标识。

修缮、天竺园为华西协合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旧址纪念馆或陈列室。

建筑名片

华西合作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旧址

位于武侯区人民南路三段14号华西口腔医学院内,建筑面积404? 建于20世纪40年代初期,砖混结构、中西合璧风格为四川大学所有公共建筑。

这座建筑物曾是华西协合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的办事处。

该研究所创立于1940年,与华西边疆研究学会齐名,民国时期闻名中外的学术重镇。 该研究所由温宥担任主任。

这座建筑物被采用为华西协合大学宿舍,历史上在国内外学术界有过深远影响的学术人员众多住在这里,包括吕叔祥、温宥、何文俊、杨佑之、江晴芬等。

■同时播放

6处建筑讲述历史文化

成都公布了第二批历史建筑保护名单,川大占了三席

晨报(记者颜雪实习生王映雪)昨天从成都市城乡房地产管理局获悉,成都市第二批历史建筑保护名录已获得成都市政府批准公布。 其中包括欣庐、笔帖式街老宅院等6处历史建筑,近期将设立历史建筑保护标志,加强巡逻监管和保护利用。

“成都天竺园民国时多位大师比邻而居 包括吕叔湘等”

此次列入第二批保护名单的历史建筑主要分布在锦江区和武侯区,建筑年代以近代为主,多建于民国时期。 其中,欣庐、笔帖式街老屋、崇德里民居3处为民居建筑,原四川大学女生院、四川大学志德堂、华西协合大中国文化研究所旧址3处为教育建筑。 这六种建筑风格独特,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新闻,具有一定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

“成都天竺园民国时多位大师比邻而居 包括吕叔湘等”

这是去年首次公布9处历史建筑名录后,第二次有6处历史建筑上榜。

标题:“成都天竺园民国时多位大师比邻而居 包括吕叔湘等”

地址:http://www.cq828.cn/xwzx/16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