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06字,读完约4分钟
据中国之声《信息之夜的高峰》报道,饥饿、贫困,很多人认识到这两个词,越来越多的人相信这是书中描述或遥远的印象。 但是,饥饿和贫困仍在我们身边现实地发生着。 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最新报告显示,目前全球仍有8亿多人口面临饥饿威胁,相当于每8人中就有1人面临饥饿威胁。 中国也有8249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今天是第34届世界粮食日,明天是中国第一个国家扶贫日,中国扶贫基金提倡今天晚上8点到明天,开展饥饿全天候全民公益活动,有条件的人体验饥饿。
体验者可以分享自己的体验计划、心得等,邀请三个朋友来体验,或者为24岁的饿尽所能。 例如,将自己的头像变更为饥饿24的活动图标,或捐赠一天的餐费。 中国扶贫基金会秘书长刘文奎告诉中国之声记者,今晚他自己将成为挑战者。
刘文奎:我们关注24的第一是饥饿,关注贫困。 其实,体验这个活动很简单。 在网上发布你的体验就行了。 不太复杂。 但是,体验的人多的话,这个问题会更受关注。
在微博上,饥饿体验的话题被浏览了5300万次以上,观察到发生了5.1万次的讨论。 根据记者的随机采访,许多人成为活动的推荐者。
回答者:听到这个想法的时候觉得很好。 因为有换位思考的感觉,所以应该能感受到他们(穷人)的辛苦。
但是,其中也有质疑的声音。 据说饥饿影响健康。 另外,活动的逻辑是,没吃饭的人说是因为吃饭的人不节约粮食,与其体验饥饿,不如让吃不饱饭的孩子整天体验衣食。 真正挑战的不仅仅是饥饿,还应该捐赠饥饿的全天候餐费。 也有人担心活动的效果可能不会如预期的那样。
回答者:这个初心一定很好,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说,即使我不吃,和我周围的人说这个活动怎么样,我想可能也不会收到特别好的效果。
对比这些看法,刘文奎做出了回应,关注本身具有很大的意义。 但是,他提醒说,饥饿体验并不适用于所有人,大家都应该竭尽所能。
刘文奎:任何活动都会出现不同的声音,但这些活动以新的形式引起社会的关注,大家也可能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了一点新的问题。 但是,共同的目的是关注饥饿,关注贫困。 我认为达到这个目的是最重要的。 我们也在探索。 欢迎大家提出问题。 我们今后可以改善。 当然,我们不希望它危害大家。 还是我不希望按量来做。 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整天不吃饭。
事实上,饥饿的挑战并不是全新的活动。 两年前,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提出了饥饿24点的体验活动,希望促进零饥饿。 有点网民和个人今天也提前开始了自己饥饿的挑战。 中国之音记者今天联系了挑战的网民。 其中,网民朱老六的梦想已经绝食20多个小时,他在自己的微博上直播了自己的体验。
朱老六的梦:从昨天晚上8点到今天晚上8点,除了饿,明显的感觉是,现在嘴唇很干,喝水什么也改善不了。
其实我们以前也有过因为工作忙一两次都不吃的时候,但是一参加这样的活动,心情还是不一样的。 我和真正饿了的人们区别开来是心理上的事。 晚上8点以后,我知道有饭吃,所以我不慌张。 但是,真正贫穷的人,除了身体上难受,他可能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吃下一顿饭。 这个困境,就是这个心理无力,他内心的愿望也许是我可以吃下一顿饭。
所以,我觉得这个人让我对这些穷人有越来越多的认同感。 所以,从这一刻的变化和这些体验来看,我今后吃饭的时候不要点太多。 请不要浪费。 感觉更深。 我觉得这个小小的变化对我自己非常重要。
有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的粮食损失至少在700亿斤以上,相当于2亿人一年的粮食。 只有体验饥饿,更深刻地了解饥饿,体验贫困,才能为改变贫困贡献越来越多的力量。 饥饿的体验可能在一天内结束,但其中的体会和影响,可能会促进越来越多潜移默化的变化。 (记者沈静文杜希萌)
标题:“中国扶贫基金会发起“饥饿全天候”活动”
地址:http://www.cq828.cn/xwzx/17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