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07字,读完约2分钟

第一次从北京坐巴士回溧平,出了车站,看到几辆出租车,习性怯生生地走过去,问:“师傅,去党校吗? ”。 司机从驾驶席上探出身子,打开这边的门,说:“请上车。 请去任何地方。 ”。 途中,看到我是外国人,他侃侃而谈,给我讲了各种各样开滦有趣的故事。 党校临近的时候,他主动向我介绍。 在党学校附近有超市,有医院,有公园的地方,我心里暖暖的。

“一方水土一方人——扶贫笔记21”

在这里问路,虽然不用担心“指鹿为马”、“南辕北辙”,但是不能享受对方走几步指路的热情。 他们真的很容易告诉你。 乱指也不多说吧。 溧平山上下坡很多,能看到你自己的感悟吗?

购物时,店员一边说着当地特色父母中短,一边招呼你。 你问各种问题的时候,他们也很有耐心,很温柔地回答了我。 在我住了很久的城市里,没有买他的东西就像他有钱一样自豪。 久了,我发现溧平人这个优势不是耐心,而是常态,不是傲慢,是自己不觉得了不起的常态。

“一方水土一方人——扶贫笔记21”

当地朋友和我说话的溥平人这个性格说有两个理由。 一个是县城,一个是因为离北京很近。 因为是县城,在大城市生活的人没有先天性优越感,离北京近,视野相对开阔,不在喧闹的环境中,所以比较平静。 他说的有道理,说了地域对人的性格的影响。 这个理论让人联想到城市化问题和大城市向小城镇快速发展的模式。

“一方水土一方人——扶贫笔记21”

个人看到了心理学对适应新地方的影响,以及很多地方的人格,思考了如何塑造自己的人格的问题。 很多人一遇到好的人文环境就会抱怨自己的生活环境,羡慕别人的生活环境,郁闷和烦恼,但其实我不知道这种心情增添了自己生活环境中看不见的负面因素。

“一方水土一方人——扶贫笔记21”

(作者介绍:杨一枫,人民日报主任编辑,海外版总编辑室副主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任河北省滦平县挂职县委常务委员、副县长)。 )


标题:“一方水土一方人——扶贫笔记21”

地址:http://www.cq828.cn/xwzx/186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