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47字,读完约4分钟

文/范亚娟

十八级经济一班教师

我来自河南省信阳市新县。 新县是全国闻名的革命老区和将军县,是许世友、李德生、郑维山等93位将军和省部级以上领导干部的故乡。 境内有许世友将军故居等革命史迹和纪念地200处以上。 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战胜贫困运动的决定》,其中提出了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远地区、连片特困地区反贫困运动的要点。 年前,我家乡的新县也是贫困县,在国家的大力帮助下,年8月1日,河南省政府常务会批准新县退出贫困县。

“【我的扶贫故事】我的扶贫经历”

一“新县一景”

1947年12月,根据刘伯承、邓小平的建议,将“经扶县”改为“新县”,意味着人民将获得新生,过上幸福的生活。 如期待的那样,年9月26日,新县获得了年“中国天然氧吧”创建地区的称号。 年12月,荣获第二届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称号。 年重新确认国家卫生县城(乡镇)。

“【我的扶贫故事】我的扶贫经历”

年不仅是反贫困之战开始的一年,也是我考上新县第一高级中学的一年。 我有两个弟弟和一个姐姐。 父亲和母亲都是当地农民,教育水平没有小学毕业。 考上最好的高中,进入大学是我们这些贫困学生唯一能看到的方法。 小时候,我和弟弟们基本上也穿着哥哥姐姐的旧衣服。 我印象最深的是,我一直没有合脚的鞋,是大了还是小了,脚都长满了茧。 那个时候总觉得以后会变大,所以穿着自己买的鞋。 迄今为止,我的父母也只在新年和有重大活动的时候穿新衣服。 我父母在生活上很节俭,但在我们姐弟俩的学习上从来不吝啬。

“【我的扶贫故事】我的扶贫经历”

图2“我妈妈在打工”

图3“妈妈在工地摔倒受伤了”

中学的时候,学校每年发放贫困生补助。 但是我从来没有。 我家是最普通的农村家庭,没有任何背景和地位。 那个时候,我很羡慕。 因为每天不会为了五块钱的午饭钱开口向父母索要。

我是我们家唯一考上新县第一高级中学的。 那是我们这里最好的高中。 那天,拿着录取通知书和父亲一起申请的时候,我很自豪。 我记得一年的学费是1450元。 看到父亲付钱,我又不好意思了。 高中一年级的老师通知家庭贫困的学生可以申请国家补助金。 我以试试的态度提交了申请书。 之后,高中三年级每学期领取750元的补助金,但我也可以很长时间不向家长索要生活费。 届时,这样的补贴将大大改善我拮据的生活。 满怀感谢之情,接下来在老师和同学的指导下,在国家的帮助下我一直在认真学习,发挥着领导作用。 后来,如愿以偿,我考上了大学——北京物资学院。

“【我的扶贫故事】我的扶贫经历”

我努力学习,考上了大学,全家都很高兴,但是4500元的学费和每月的高生活费真的无从下手。 考试的时候,大多数人都建议我留在河南,在家附近的学校上学。 北京很好,但是每个月的高额费用只有我妈妈做两个月的兼职才能赚。 高三暑假,我周围的同学利用假期学习驾照去旅行的时候,找了份兼职,但这还不够。 但是,幸运的是,我申请了贫困生补助金,每年8000元,除去学费,可以保证两个月的生活费。 大学开学的时候,我拿着妈妈给的300元和打工的工资去了北京。 上大学的这两年里,我几乎没有向父母伸手要过钱。 这必须感谢学校的帮助我在大学里又申请了奖学金。 每月450元。 此外,学校还提供兼职辅导的机会。 这不仅让我每月拿到384元的工资,还让我学到了很多技能和知识。 不误学,不影响生活,我在国家和学校的帮助下,仍然有着美好的大学生活。

“【我的扶贫故事】我的扶贫经历”

我是个很幸运的人,家庭贫困挡不住我的学习之路。 当然,必须承认这一切都离不开自己的努力。 所以,幸运来了的时候,你准备好了。

并不是所有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一直上学。 他们可能会因为没有好的教育资源、没钱、谁也不重视等很多原因辍学。 最终为了生存而奔波。 最伤心的是我弟弟。 在我的记忆中,他是一个很有毅力,很可爱的男孩。 但是,在我高中三年级的时候,我妈妈为了存学费,白天照顾弟弟的学校,晚上去夜市打工。 疲惫的生活不仅让我妈妈没有精力照顾弟弟的学习,还激怒了她的脾气。 那一年,弟弟变得叛逆,不认真上课,不想和家人说话,最后辍学了。 这是一件很悲伤的事件,我也一度怀疑过自己。 我感谢国家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帮助。 我也希望所有孩子不要因为经济原因辍学。 我非常感谢在这条路上帮助我的所有人。 我想成为老师。 感谢学习让我出来,我也感谢所有帮助过我的人。

“【我的扶贫故事】我的扶贫经历”

图4“我的一家”

标题:“【我的扶贫故事】我的扶贫经历”

地址:http://www.cq828.cn/xwzx/189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