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922字,读完约10分钟
新闻记者谭今琼通讯员 陈伟胜世界竹看中国,中国竹看浙江。 截至2007年,浙江省竹产业总产值486亿元,占全国的20%以上,居全国首位,成为浙江山区农民收入的第一来源之一。 很少有人知道“卧虎藏龙”的外景地安吉“中国大竹海”的别样壮美,临安雷竹年产值超过30亿元,成为当地农民的“摇钱树”时,这竹子背后聚集了多少科研人员心血,浙江农林大学省部共同培育亚热带森林。
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浙江农林大学竹研究小组以支持农民脱贫致富为目标为中心,几十年来如一日,用科技帮助扶贫,促进产业振兴,走在科技扶贫的农田前列,从浙江到全国,乃至非洲。
科学技术成就了安吉毛竹大产业
浙江安吉是有名的竹之乡,浙江农林大学是全国最早开展竹业教育和研究的高校,学校县的合作是竹子促成的。 从1982年开始,浙江农林大学的胡超宗、方伟等老师带着学生来到安吉县天荒坪镇的余村、山川乡山川村等地开展专业实习。 但是,他们发现这里家家户户都经营毛竹,但由于缺乏科学的培育技术,农民很难保护竹林致富,生活非常艰苦。
上世纪90年代,浙江农林大学成立浙江省第一家竹类研究所,积极为安吉竹产业规划和快速发展出谋划策,并从1998年开始与安吉县林业局合作,探索开展毛竹现代科技园建设项目。 2001年,学校与安吉县山川乡、天荒坪镇等签署协议,在原有4800亩竹现代生产园区建设的基础上,建设全国首个毛竹现代科技园区,开展分类经营,帮助三产融合快速发展。
之后制定了园区方案,改造低产竹林,培育竹笋竹两用林,直到科技示范园区的提高……浙江农林大学竹研究小组专家教授技术,安吉毛竹现代科技园建设进展迅速,短短几年,科技园总面积达到15.1万亩,其中,
图:方伟教授(右二)介绍毛竹科技示范园区建设情况
安吉县山川乡大里村村民周正华家有40亩毛竹林,以前经营竹林效果不好,他每年都要打工。 通过浙江农林大学竹研究小组的技术培训,周正华掌握了科学栽培竹笋竹两用林的技术,亩产量最高达7000元,目前他如果保住了家里的竹山,每年会有几十万元的收入。 山川乡有不少农民像周正华一样。 据不完全统计,安吉毛竹现代科技园成立后,竹农竹林经营效益是以往的2-6倍,为当地农民增收超过1.2亿元,大大提高了农户竹林经营的积极性。
这几年,安吉竹被开发为能吃、能喝、能住、能穿、能玩、能玩的时尚产品,覆盖竹质结构材料、竹装饰材料、竹日用品三大行业,数百亿多个品种。
以竹林为特色的旅游业、康养产业在安吉发展迅速,世界第一个竹林碳汇试验示范区在此落户。 目前安吉拥有总面积达108万亩的大竹海,依托丰富的竹林风景资源,安吉已成为长江三角洲乃至全国游客生态旅游的最佳之地,年接待游客超过2237万人,旅游综合收入超过280亿元。
更出乎意料的是,安吉竹林的空煤气也能卖钱。 年,在浙江农林大学竹研究小组的技术支持下,安吉县成为世界第一个竹林碳汇试验示范区。 年,安吉竹林经营碳汇项目通过认证考核,竹农正式开始“卖空气”赚钱。
从卖竹子、卖产品到卖环境、空煤气,安吉的迅速发展,从未离开竹林,百万亩的竹海为安吉竹产业的二产、三产提供了基础,更为安吉的“美丽乡村”奠定了基础
安吉至浙江打造竹农的“智库”
作为浙江唯一的农林院校,浙江农林大学一直秉承着“立足浙江 服务三农”的办学宗旨。 从安吉开始,二十多年来,一群来自浙江农林大学的竹研究专家进入浙江各地山区竹海,为当地竹农服务,输送技术,成为农民眼中的“智库”和“财神爷”。
雷竹,又名早竹、早园竹,是我国特有的优良竹笋用竹种。 浙江农林大学方伟教授的研究发现了雷竹地下鞭系统的三个分布规律和内源激素对竹笋芽形成的控制规律,提出了雷笋芽四季分化理论,系统研究了以竹笋期控制、竹林结构动态管理、肥培管理为核心的一系列雷笋林推广栽培技术体系,亩产量达到万元以上,浙江临安、余杭
:浙江农林大学国家要点实验室竹快繁工厂
开发竹林培育技术,方伟教授特别重视农民技术带头人的培育工作。 在他的悉心指导下,杭州市临安区崇阳村的蒋长富在荒山野坂开发栽培雷竹,成为有名的农民技术带头人。 除服务浙江外,蒋长富还赴湖北、江苏、湖南、江西、重庆、四川等地传授经验,2005年当选全国劳动模范,被誉为“雷竹王”。
但是,在追求更高经济效益的驱动下,竹农对雷竹林的经营强度不断增大,化肥过量施用导致土壤酸化、雷竹林退化等现象日益突出。 从2006年开始,浙江农林大学竹研究小组的专家们在国家、省相关部门的资助下,对雷竹林退化机理、退化雷竹林地改造、雷竹林冰雪灾害发生因子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小组专家结合余杭、临安、德清等地竹农历年施肥量的调查资料,发现竹农施肥量普遍偏高,造成竹林退化。 因此,桂仁意教授等人专门开发了竹笋用竹林配方专用肥缓释配方袋装肥料,可以根据竹子的生长状况控制肥料的释放。
为了让竹农更好地掌握施肥技术,研究小组的专家们利用节日时间,深入浙西北山区,为竹农们免费教授竹笋竹林施肥和养分的精确管理技术。
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雷笋种植巨头刘彩凤2000年承包了70多亩雷竹,但由于以前没有技术,2009年前林地退化严重,种竹不留,竹林无法更新,产量很低。 在浙江农林大学林新春和吴家森教授的指导下,通过三年的科学管理,竹林恢复了健康,竹林亩收益均超过4万元。 刘彩凤财富不忘大家,年与67家大企业共同成立杭州绿丰竹笋专业合作社,年共同成立瓶窑、径山、黄湖等雷竹子主产区合作社,成立区竹业协会竹子育儿成分会,竹农超过2000户,面积超过10000亩
为了让更多的竹农更好地应对这种灾害天气,减少损失,浙江农林大学高培军等专家编制了比较《竹林雨雪冰冻灾害防灾减灾技术》手册,指导农民学习相应的减灾技术。 技术手册不仅逐一送到竹农手中,还通过浙江农林大学微信等网络平台发布。
图:林新春教授(右二)在湖州德清县指导雷笋在林的培育
进入农村,来到田间领导,为竹农们开展技术培训,对浙江农林大学竹研究小组的专家们来说是家常便饭,即使不能及时到达现场,随时开机的手机,也可以为竹农们答疑解惑。 近三年来,他们在杭州市余杭区、临安区、富阳区和湖州市德清县等早竹尹产区开展了各类培训60余次,辐射宣传面积6.6万亩,新增利润2.1亿元。
浙江农林大学竹研究小组的专家们除了开展服务外,还积极为当地培养“走田间地头,服务乡村大众”的竹笋业乡土专家队伍。 年来,他们培养的竹笋业乡土专家200多亩,树立核心示范林3000亩,形成了“产、学、研、推”一体化的专家、技术、产品服务互联网。
从浙江到全国精准扶贫贡献的“浙江农林智慧”
2019年4月,来自杭州市临安区的1万株高节竹苗陆续被运到黔东南州雷山县乌流村的竹笋用竹基地,给当地贫困农民带来了脱贫的希望。 杭州出资440万元建设的竹产业基地建成后,亩产竹笋4000斤,70%的净利润分配给贫困家庭,可以给当地带来近几十个就业岗位。
但是,这次进入雷山的不仅是这1万株竹苗,还有保护和护卫这些竹苗今后繁荣的“智囊团”——浙江农林大学竹研究小组的专家。 此前,桂仁意教授多次来到雷山,仔细考察当地土壤、气候后,精心挑选了这种竹种。
“高节竹是高产优良的竹笋竹种,集观赏、生态等多种用途于一体,适合雷山县自然环境,栽培技术难,适合作为扶贫产业进行宣传。 ”。 桂仁意表示,目前,团队支持雷山制定全县竹产业快速发展五年计划,为雷山竹产业快速发展规划、种苗引进、栽培管理、竹笋用竹制品加工与销售等提供全面“智力支持”。
桂仁意教授(左一)在贵州雷山指导高节竹种植,并向国务院扶贫办公室领导介绍雷山竹产业规划情况
近年来,浙江农林大学竹研究小组的专家积极向全国各地输送浙江竹产业快速发展的成功模式,特别是四川、贵州、安徽、福建等盛产竹的贫困山区,在他们的帮助下,许多贫困村庄悄然实现了华丽的转变。
重庆市忠县是浙江农林大学竹研究小组要点——合作地区。 年以来,对比忠县的自然环境优势,桂仁意和林新春等专家提出了全新的竹产业快速发展思路,以雷竹为中心的快速发展思路以高节竹为主,雷竹、红壳竹、绿竹等竹笋以竹种补充了快速发展思路。 事实上,这一调整更符合忠县资源的存储量,有利于当地竹产业的快速发展。
在团队专家们的指导下,忠县竹产业从无到有,利润逐渐提高,构建了从引种栽培到竹制品加工销售再到竹生态乡村旅游的全产业链布局。 目前全县竹林面积达17万亩,竹材总蓄积量25万吨,年形成鲜竹笋、笋干、环保碗柜、竹炭为主的竹制品系列,“巴扎营”、“皇瑞”、“忠州三宝”、“竹之郎”
位于长江干流起点的宜宾市,是我国十大竹资源富集区之一。 贯彻习总书记年初视察四川的演说精神,宜宾市全力推进竹产业的快速发展。 我了解到浙江农林大学在竹产业等方面堆积了强大的科研人才后,多次与学校联系寻求技术支持。 浙江农林大学组织了以方伟教授为首的专家队伍,为宜宾竹产业的快速发展把脉。
年6月26日,浙江农林大学与宜宾市政府签订战术合作协议
“从去年5月开始,我们团队就宜宾市竹产业的快速发展也开始了多次调查。 ”方伟教授访问了7个区县的政府部门和科研机构、竹产业基地和相关公司,写了《多次创新快速发展,推动宜宾市竹产业优质、可持续快速发展》等5份调查报告。 方伟教授说,我们双方一致认为,要提高竹林培育水平,以迅速发展竹材绿色精深加工、扩大竹生态旅游、深入挖掘竹文化为要点,抓住机遇推进宜宾市竹产业快速发展,加快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绿色生态市建设 ”。
另外,宜宾市人民政府、浙江农林大学、宜宾学院三方共建的“宜宾竹业学院”正在积极建设中。
标题:“一根科技竹的精准扶贫之路 ——记浙江农林大学国家要点实验室竹子研究团队”
地址:http://www.cq828.cn/xwzx/19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