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06字,读完约2分钟
前几天,在屯昌县乌坡镇青梯村橡胶林下的塑料大棚里,一朵香菇从圆柱状菌袋里爬出来,像林中的妖精一样探索头部。 “小王,香菇又卖完了。 请快点送300斤。 ”接到客户的电话,蘑菇生长的蘑菇农王小鸣看着匆忙拿到的工作,准备送到县城。
王小铭的另一个沉重身份是青梯村党支部书记。 几年前,青梯村是一个以前就以种植槟榔、橡胶等作物为首要经济来源的贫困村,看到村民们的生产热情日益下降,他开始探索脱贫的新产业。
年,在偶然的机会接触竹荪后,王小铭马上在自己的橡胶林里种了80亩,但由于竹荪的保鲜期极短,开大伞的竹荪没来得及采摘就在地里腐烂了。 第一次失败的他并不气馁,经过一段时间的实地调查、市场调查和栽培技术研究,王小铭又把眼球对准了林下的香菇。
种香菇有销路吗? 村民们谁也不想冒这个险。 “作为党员干部,我不带头吗? ”。 王小铭决定自己再次成为吃螃蟹的人。 年8月,他筹集了10多万元在自家橡胶林修建8条隧道,特别是从福建聘请技术指导员亲自培育菌包。 “第一批培育了2万包,不到4个月就全部采摘上市了,赚了4万多块。”
小菌包让空山林逃荒受益,村民们的积极性也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 而且,乌坂镇政府正在为当地贫困者寻找脱贫的新产业。 去年9月,根据“政府扶持+合作社引导+贫困户(低保户)”模式,来自乌坂町青梯村、白毛坡村、美华村、坂心村的154户贫困户出资人均1500元至5000元的扶贫资金,开始大规模种植抱菌菇。
因为丈夫外出务工,两个孩子还未成年,青梯村大型村民小组的贫困村民符娟本来只能在家做简单的农活。 从去年年底开始,她经常在农闲时期去村口的香菇培育基地,发香菇、浇水,最多一天可以领150元的工资。 “现在蘑菇生长得很好,这也意味着我们的红利不能少。 ”。
大量人力和资金的引进,支撑了穷人脱贫的大“伞”,香菇也种植在乌坂,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 据海南日报记者报道,目前,乌坂镇共建设4个香菇培育基地,年产量达12万斤,以每斤7元的市场价格,预计年产值将达到80万元。
“现在几乎供不应求,可以在屯昌的超市、市场买我们的香菇。 ”王小铭表示,再过两个多月,乌坂町的香菇培育基地将迎来第一次红利。
标题:“屯昌乌坡镇党员干部主动带头 村民抱团种养菌菇 海南:小小茶树菇长成脱贫大产业”
地址:http://www.cq828.cn/xwzx/19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