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76字,读完约4分钟

炎热的夏天,焊接的花乱飞。

7月14日下午,在距离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县城3公里的训练基地,10多名中年农民在练习电焊操作。 两名专业技师在旁边仔细观看,指导或修改学生的操作妙招,周围有几十名学生在等待实践操作。 此类技能培训在此持续了8个月以上,共有450多名学员完成。

“云南镇沅:扶贫不扶懒 治穷先治愚”

板镇安康村南温集团的张宏勇是已经结业的学生之一。 去年11月,张宏勇被推荐到镇沅县深度贫困人口培训中心,学习以构筑墙体、钢筋绑扎为主的实用技能,经过半个月的集中培训,他顺利获得了构筑工专业技能结业证书。 回到村子里,第一件事就是用他学到的技能,建造自己家的厨房和院子的围墙。 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充满干劲的精神状态,得到了村民们的赞同和赞扬。

“云南镇沅:扶贫不扶懒 治穷先治愚”

“等待是没办法的事,只有去做才有出路”“幸福都在奋斗”。 在镇沅,像张宏勇一样变化的人很多。

对比深贫困人口贫困的原因,镇沅县确定目标、定制、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建立深贫困人口培训中心,对全县深贫困人口进行半军事化集中教育和实用技能培训,打破素质和精神贫困的瓶颈制约,提高特定人群的

面对难题创新思路“志智双扶”啃“硬骨头”

通过稳步推进定点扶贫, 镇沅县扶贫工作取得了决定性进展。 截至去年年底,贫困人口从36000多人减少到15000多人。 根据县的调查解体,贫困人口中,技术不足和自身快速发展的原动力不足,是导致贫困的第一大因素,分别占37.96%和10.97%。 其中,大部分人对生活没有目标,消极等待思想严重,普遍文化素质不高,技术匮乏。 精神贫困和素质贫困相互作用,形成恶性循环。

“云南镇沅:扶贫不扶懒 治穷先治愚”

这部分人成为镇沅县全面脱贫最难的“硬骨头”。

“让他们变革需要新的方法”。 板镇党书记罗辉表示,技术培训和思想教育方面的工作很少,但收效甚微。 因为训练和教育是被动的、松散的,对消极懒惰的人没有什么效果。 乡村干部、扶贫职工对此焦急万分。

“啃硬骨头,通常的做法效果不大,只有定制、对症下药,才能解决问题。 普洱市副市长、镇汀县委书记白兆林表示:“扶贫攻坚不丢下穷人,但不养活懒人。 必须激发他们的斗志,处理不想做的问题让他们掌握技能,处理做不到的问题,让他们看到希望,找到道路,振作起来。 ”。

“云南镇沅:扶贫不扶懒 治穷先治愚”

去年10月,镇沅县深贫困人口培训中心成立。 “三个处理”“四个重视”是培训中心的工作目的。 也就是说,缺乏处理精神,缺乏技能,缺乏内生动力。 培养重视贫困群众积极性、积极性、创造性的贫困群众,重视快速发展生产和业务的商业基本技能,重视贫困地区和重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在动力的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自我快速发展能力的提高。

“云南镇沅:扶贫不扶懒 治穷先治愚”

据镇汀县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主任艾崇水介绍,全县将从深贫困人口中精准选拔2100人,每届学生50名左右,15天,40期全部培训。

根据市场诉求和群众意愿,实现技能培训的精准性。 “文化+技能+生活+自信”是培训的首要文案。 一直以来传承养殖业和建筑、家政、电商等产业,结合市场诉求,精准开设养殖、钢筋工、建筑工、家政服务、经营管理等技能培训,实用性强。 结业后进行职业技能鉴定,颁发证书。 课程还包括禁毒办、消防、交通法规、养殖技术等专业知识讲座以及到县内公司、博物馆等参观,吸引学生进行、入门。

“云南镇沅:扶贫不扶懒 治穷先治愚”

激发动力,把“懒人”变成“好汉”

我准时起床,每天做早操,准时上课。 除了理论学习外,还有实践操作的教室、宿舍、食堂都很齐全。 这里看起来和技能训练学校一样。 特别是在这里学习不用交学费,吃全免,连牙刷、牙膏、毛巾等生活用品都免费齐全。

“他弯下腰离开村子,昂首阔步地回家。 ’再次来到南温集团,看到张宏勇,据板镇武装干事陶有云感慨良多。

今年1月,陶有云被任命为“班长”,带着镇上的48人到训练中心接受训练。 他的首要工作是协助管理纪律和内务。 学员们刚到培训中心,就接到了三条指令:不允许理发、洗澡、喝酒。

标题:“云南镇沅:扶贫不扶懒 治穷先治愚”

地址:http://www.cq828.cn/xwzx/199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