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96字,读完约4分钟
听到傅高义( ezra f. vogel )教授去世的噩耗,我不敢相信哈佛大学的“中国先生”、美国学术界唯一的“中国通”、“日本通”真的是这样走的。 坐在电脑前,打开过去采访的实录,像昨天一样,一位驼背瘦小的老人,弯腰接待客人,看到了脸上温柔的笑容,全身的谦虚。
年12月20日,天寒地冻。 美国东北部入冬以来最大降雪尚未融化,全美当天新增22万新冠肺炎附近确诊病例,严重疫情仍在持续。 月光,白雪覆盖的大地寂静无声。 在内心,我在术后的并发症中,为去鹤西的老教授默默地送别。
认知傅高义教授来源于5年前报社布置的任务。 那时,他十年磨一剑完成的《邓小平时代》被西方视为客观介绍了改革开放以来当代中国的重要著作,人民日报多次报道。 春节前,文艺部《脚步声》栏目年末的回顾版为此写下了人物的近况。
于是,在每年1月下雨的周末,我从纽约开车到哈佛大学的家里采访。 老教授熟悉中国的世情,他把待客浸在茶里,平易近人,机敏幽默。 谈到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老人的眼球闪闪发光,脸上充满了孩子般的笑容。 那是我第一次采访他,在1小时40分钟的时间里,他谈了中国改革开放、中美关系、《邓小平时代》这本书的动因和创作过程,谈了中日留学生,谈了他的学业经验和现在的研究...他丰富,见解深刻, 当我歪着脖子,看着颈椎似乎有问题的样子时,我对他的健康状况不禁感到一丝担忧。 85岁的他乐观地说,他40岁开始慢跑,67岁骑自行车运动,除了关节炎以外身体没有什么大病。
随后几年,我对比南海仲裁问题、特朗普当选、中美贸易纠纷、中美关系摩擦等问题相继采访了他。 他说,容貌变化不大,依然专心于研究,萩书立每年至少去中国和日本交流一次,为促进中美关系的快速发展而频繁发声。
只是没想到研究东亚事务半个世纪的老教授走得这么突然,他同行的老朋友们也感到意外和遗憾。 两天前,他的学生、美国智库昆西给治国研究会东亚项目主任史文( michael d. swaine )发了邮件。 记者前几天也通过邮件发送了采访的预约,但和以前不同,马上得到了回答,是这次一直没有收到他的回答,永远没有收到回复。 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20日晚发推特称“傅高义原主任教授去世”,推特称“他是我们中心真正的守护者、博学的学者、好朋友”。
今年59岁的史文在接受记者邮件采访时表示,“自从在哈佛大学读博士研究生以来,认识傅高义已经40年了。 从那以后,他就是优秀的导师和榜样,总是友好亲切,非常支持我的研究和活动。 ”。 史文至今还记得1985年在东京国际会议期间和领导人说过话。 那时他写毕业论文的消费太长,傅高义坚定,温柔地督促他早日完成,这深深地影响了他今后的治学态度,“他是我的良师益友”。
在记者采访的研究中国问题的美国专家中,他是唯一能对着镜头用中文流畅表达意见的“中国通”。 几十年的注意思考和亲身经历,使他在中国积累了广泛的人脉,对中国有了深刻而独特的认知。
他主张美国应该以更加合理平衡的方式考虑中国,在去世前中美关系的未来依然在迅速发展。 12月1日,他参加香山论坛研讨会,就推动中美关系快速发展发表意见。 7月22日,他在美国《华盛顿邮报》上发表了签名复印件。 “美国的政策正在把我们的中国朋友推向反美民族主义”4月,他和近100名美国前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一起呼吁美国和中国合作,共同对抗新型冠状病毒大爆发。 去年7月,他与史文等人共同执笔,在《华盛顿邮报》网站上刊登了题为“中国不敌”的公开信……“傅高义教授为促进中美信息的表达和交流,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而不懈努力”。 在21日举行的中海外交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汪文斌发言人傅高义说:“我们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我们将铭记他为中美关系的迅速发展做出的贡献。
这也是父亲在儿子斯蒂芬心中的形象。 是“勤奋一生活跃的学者”。
(作者是人民日报驻联合国记者)
标题:“忆傅高义:美国著名的“中国先生”走了”
地址:http://www.cq828.cn/xwzx/208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