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38字,读完约3分钟
“这里这么美,这么穷”踏上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的土地,看到当地农户的生活状态,宜农信贷的爱心借贷者不禁感叹道。 这是宜农信贷的常规项目宜农万里行,带着城市爱心借贷者见证受助农户的变化。 8月15日~18日,40名宜农贷爱心出借人来到大通县。
同行的女租客总是第一个观察当地孩子的状态。 “有些孩子衣服和身体都很脏,看人的眼睛总是藏着。 有的孩子身上穿的衣服虽然旧,但是收拾得很干净。”大通县贫困地区儿童计划和快速发展项目办公室主任王智琳介绍说,孩子的状态可能直接反映了家庭妇女的意识问题。
大通是个贫困县,全县有汉、回、土、藏、蒙古等27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22.2万人,这里的女性地位一直很低。 同样作为少数民族的女性,王智琳也是从四面环山的农村出来的。 她越来越愿意帮助家乡的姐妹,她领导的大通县贫困地区儿童计划和快速发展项目致力于通过小额信贷支持妇女的快速发展。
这个项目始于2000年,第一笔资金来自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13年过去了,那一年的借款额至今作用极小,拓展资金来源一直是机构工作的重中之重。 年,王智琳偶然结识宜信首席执行官唐宁,成功投入宜农信贷资金。 经过三年的快速发展,她掀翻了受益女性。 组织除了向女性借钱外,还不定期提供各种培训,从各种养殖技术谈到个人卫生……
大通县虽然是贫困县,但自然风貌很美。 有皮影、刺绣、剪纸、农民画四种手工艺,可以说是人杰地灵。 经过近年来项目的持续推进,女性不仅在家捏绣花针,也有拿着电焊工具开门做生意的。 土族女性林三梅就是这样的代表。
林三梅虽然没怎么上过学,但有经营意识。 三年前,她看到村民需要去县城购买铁艺,最近也需要十几公里的路,借钱在村头开了一家铁艺店。 看到生意很好,常年外出打工也赚不到多少钱的丈夫也回家和她一起经营。 今年她借了宜农贷,借了6000元,购买了加工原料。 她接受预定,给村民做了铁门、栅栏、冬天供暖时使用的壁炉等。 在这家小店改善了家里的生活条件,而且丈夫也不用在外面乱跑,家人可以在一起。
没上过学的林三梅总是觉得知识少就吃亏,她连名字都是后来在机构培训中学到的,写得和画画一样。 但是,依靠自己的双手,她无论如何都要让两个孩子上学,18岁的女儿在西北师范大学读书,15岁的儿子也在上高中。 她操着当地方言,从城市里借东西的人需要借村主任的翻译来理解她的话,但一个她重复说,大家都明白。 她通过自己的努力,对孩子说今后“希望不要吃太多苦”。
附近的村子里有不少像林三梅这样的女人,可以抓住机会,种云杉,养殖奶牛,开药店。 总之,她们知道如果觉得生活好就必须努力,女性也不用在家闲着。 正如王智琳一直说的,女性不要看不起自己。 你也是家庭的一员,权力也有义务为了家庭更好的生活而努力。
标题:“青海大通贫困县里妇女致富有道”
地址:http://www.cq828.cn/xwzx/6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