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09字,读完约3分钟

初秋季节,进入武都,进入山巅,沟渠分叉,花椒树行,点缀得昔日光秃秃的山格外美丽。 公路、村子里,收购花椒的车辆来回穿梭,到处弥漫着浓郁的青椒香味。 进入花椒林后,鲜红的花椒隐藏在绿叶丛中,树下排着三五一群、四五一群,手捧竹篮、戴草帽采摘花椒的农民,浮现出鲜红的花椒灿烂的笑容,构成了秋天美丽的图画。

“武都:一秋椒香富山民”

记者来到半山的郭河乡营寨村,村子不大,但从房子前面的房子后面到田地地头,从山腰到山顶到处都是花椒树。 骄阳下,村民杨红宝带着13个雇佣的青椒采摘工急于采摘成熟的花椒。

去年摘了1300多斤花椒,卖了近6万元。 今年天气很好,好像能收1500多斤。 根据现在的市场行情,收入9万元没问题。 杨红宝借擦汗的时间,向记者介绍了情况。

这几年花椒的价格一年比一年好,花椒的收入占我们家总收入的近八成,花了卖花椒的钱,三年前,我家盖了新房子,现在两个孩子上大学,所以压力也不大 杨红宝高兴地说。

寨村党支部书记杨继林告诉记者,过去村民大部分种植玉米、土豆,一亩地年均收入700元左右,种植花椒后,一亩地收入4000多元。 年,堡村花椒产量6.5万公斤,产值700多万元,人均收入5000多元。

武都区山大沟深,土地贫瘠。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武都以花椒闭关锁国的模式迅速发展花椒产业,90年代初期纳入农村主导产业,政府在资金支持、技术服务等方面建立了激励机制。 90年代中期,提出全民动员,大干三年,覆盖全县,争夺全国花椒第一县的战术目标,花椒产业从畦畔栽植开始规模迅速发展。

“武都:一秋椒香富山民”

进入2000年后,武都区委、区政府将花椒产业开发与灾后重建、扶贫开发、长治、山区林业综合开发结合起来,连片规模建园,全村覆盖乡。 要点是在农业项目安排和资金投入上向花椒产业倾斜,支持私有林业大企业,推进千家万户的快速发展。

“武都:一秋椒香富山民”

经过30多年的不懈努力,武都花椒从理发栽植、畦畔模式到荒山开发、规模连片,实现了全村覆盖,其规模从80年代初的4万多亩迅速发展到现在的100万亩,株木6700万株,椒农44万人。 建设了白龙江沿岸、北峪河流域、福津河流域、洛塘河流域、甘泉河流域、西汉水流域6万亩花椒林带、74千亩花椒示范基地。

“武都:一秋椒香富山民”

扩大花椒种植规模,武都区林业、科技等部门把科技作为提高花椒质量的第一手段,武都区设立花椒技术服务中心,宜椒区各乡镇设立花椒服务站,区中心乡有车站,户有花椒技术人员技术服务中心

拓宽销售渠道,扩大对外影响,比较有效地增加椒农收入,武都区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在线举办节会,运用自媒体手段加强营销推荐,加强花椒质量安全监管,武都萨 目前,全区有1385家比较有效地运营网店,电商销售总额达7.87亿元,其中花椒占45%。

“武都:一秋椒香富山民”

武都区花椒中心主任赵元惠介绍,目前,武都区花椒基地面积稳定在100万亩,在全国花椒主产县区基地面积、产量、质量和农民人均收入均居首位,是基地规模最大、综合产值最高、辐射范围最广的特色富民 年,全区花椒产量达到2000万公斤,产值20亿元,人均花椒纯收入2500元。

“武都:一秋椒香富山民”

通过扩大基地、提高质量、扩大市场、打造企业品牌,现在武都花椒在市场上越来越受欢迎,价格年年好,种植户的日子就像满秋枝火红的花椒一样,越来越红火。

标题:“武都:一秋椒香富山民”

地址:http://www.cq828.cn/xwzx/70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