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59字,读完约3分钟

在北京西城区看到红马甲、红袖标、红帽子,有象征性的三红。 那一定是正在巡逻的西城阿姨。 西城阿姨其实是西城区平安志愿者的代号,这个称号与性别无关,代表着热情的气势。 大街上,这种潮流下的志愿者红色,就是附近的人和右边的人,每天重复地工作、巡逻。

“一家四代“西城大妈”投身平安志愿服务”

在一群阿姨、爷爷中,一个年轻姑娘尤为突出,她的名字叫娄珊,今年32岁,是西城区展览路的街道百万庄西社区的老年人专职,她的家庭祖孙四代都是西城阿姨,参加平安志愿者已是

娄珊和妈妈、奶奶的回答者提供图。

曾祖父王志超、娄珊的记忆已经模糊,但据母亲王慧力介绍,曾祖父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担任居委会主任,那个年代的居委会基本以老年人为主,文化程度低,工作环境也很简陋。 居委会只有一个电话,不管找谁,只要打这个电话,王志超就会通知相关人员。 工作日有几个老爷爷阿姨在院子里转悠,每个休息日打扫大楼门里的卫生,这个简单的治安搜查队是西城阿姨的第一雏形。

“一家四代“西城大妈”投身平安志愿服务”

到了90年代,娄珊的刘桂芬从公司退休,来到居委会担任治保主任,加入西城阿姨,当时的西城阿姨主要负责治安保障、计划生育等工作。

对祖母的社区事业,娄珊珊的印象很深,那时的她已经上小学了,每天放学后都和祖母一起去街道会做作业。 看到祖母调解纠纷,回答居民的疑问,忙碌之后。 做完作业后,娄珊珊拿出大人们的黑板报,她觉得很有趣,也许从那时起社区的工作就在我心里埋下了种子。

“一家四代“西城大妈”投身平安志愿服务”

到今年为止,刘桂芬已经81岁了,但她仍然冲到志愿者的最前面,每周巡逻多次,站在哨兵上,保证准时,没有几个错误。

2002年,娄珊的母亲开始在文兴街社区居委会工作,成为家里第三代西城阿姨。 每年除夕,祖母和母亲换上三红,拿着手电筒在居民院子里巡逻,到凌晨两点才回家,当时还年轻的娄珊珊也跟着祖母、母亲的步伐,参加巡逻队。 连续13年的除夕,妈妈不能和家人一起吃年夜饭,在管辖区等待。

“一家四代“西城大妈”投身平安志愿服务”

大学毕业10年来,卢珊珊一直从事财务工作,在一家国企从小员工成为财务负责人。 去年10月,妈妈问她。 社区招募人。 来吗? 娄珊纠结了一个月,还是放弃了十年的事业,从一开始就立志成为合格的社会运营商。

不到一年,娄珊珊吸取了祖母、母亲传授的经验,解决了矛盾,解决了老年人的问题,这些工作渐渐变得擅长了,她成为了优秀的老年专家,社区祖父母也一个人贴,成为了周全的孙女。

看看娄珊珊的朋友圈,关于大部分社区的工作。 她在社区的老年人活动中,喜欢用照相机记录下老年人们灿烂的笑容,发给微信的朋友圈,作为最好的纪念。 插花、唇膏、牛奶肥皂,她和同事为老人们准备的活动丰富多彩。 我们的工作是让老人们开心,只要能看到他们的笑容,我们做多少工作都值得。

“一家四代“西城大妈”投身平安志愿服务”

虽然工资待遇没有以前好了,但是娄珊的心找到了归属。 能为在家门前看着她长大的老人们服务,她的心很充实。

现在,像卢日珊这样的年轻人加入了西城阿姨,他们想为平安北京出力,西城阿姨的实名注册人数达到了8万多人。 曾经,娄珊的恋人不支持她的决策,在这期间,看到娄珊很享受自己的工作,他也向别人表示:“我的恋人是‘ 西城阿姨。

“一家四代“西城大妈”投身平安志愿服务”

标题:“一家四代“西城大妈”投身平安志愿服务”

地址:http://www.cq828.cn/xwzx/9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