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31字,读完约2分钟
新华社石家庄9月24日电题:产业扶贫文案店就业扶持路——在河北新河扶贫一线看民情
新华社记者任丽颖、曹国工厂
在河北省新河县刘秋口村的香菇大棚里,村民刘红涛拿着小棍子站在菌棒架子前,一根根敲击着菌棒,唤醒“沉睡”的菌丝。
“这样敲击,菌棒可以更好地制作香菇。 年,我们村建成了8个温室香菇大棚。 现在我每年至少能得到1000元的红利。 平时也可以在塑料大棚里打工。 ”。 刘红涛笑着说。
刘秋口村干部刘运才告诉记者,目前除香菇大棚外,刘秋口村还在快速发展立体高效的生态农业,设计上层栽培菌棒,下层养殖鱼类的鱼料理共生大棚。 年,鱼菜共生隧道年收益在25万元以上,预计收益将覆盖全村贫困家庭。
刘秋口村是新河县产业扶贫的缩影。 像刘秋口村这样设施迅速发展农业栽培的村子,新河县有后砂、东董、南马、申庄、宋亮等许多村子。 近年来,新河县把快速发展扶贫产业作为脱贫的关键,累计投入专项扶贫资金3.68亿元,实施了项目857个。
在寨镇东小漳三村的扶贫工厂,村民们忙于分装、打包小玩具。 “自从村子里成立了扶贫工厂,我就不在城里打工了。 这个工作人员可以照顾老人和孩子,地里的庄稼也不错。 每天能挣100元以上。 ’说到贫困家庭的打工经历,贫困家庭的颜凯成很满意。
年,新河县在鼓励加工密集型公司建设扶贫工厂的基础上,创新事业思路,在乡村建立就业“扶贫小院”“扶贫微厂”,将半成品材料一个个送到难以外出的劳动力手中,使他们实现“家门口”就业,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77岁的贫困家庭李遂巧,由于身体原因不能下地务农,但在家也没空。 “像我们这样的农村老奶奶时间充裕,做这些工作不累。 量一下工资,就会得到很多劳动。 ”。 李遂巧一边介绍她的兼职情况,一边给记者看她加工的产品。
截至目前,新河县开设的“扶贫微厂”、“扶贫小院”、“扶贫厂”涉及眼镜盒、生日蜡烛、儿童玩具等多种产品,在1000名农民家门口实现了就业。 并且,该县开发了环境保护者、清洁工、护林员等公益性岗位,目前有500名贫困劳动力在公益岗位工作。
“以前农闲时期,男人打牌、闲逛、女人议论东亲西家短,自从有了扶贫微厂,家家户户打工增加收入,村里人的精神更好了。 ’据寨镇分管项目和公司主任科员郎海涛介绍。
标题:“做产业扶贫文案 铺就业帮扶路”
地址:http://www.cq828.cn/xwzx/154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