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84字,读完约3分钟
公益时报慈展对非公益和慈善领域的劳动者来说,还是一个非常陌生的概念,但考虑到全国有相当数量的民间组织和劳动者聚集在这一天,也是一个壮观的事件。 但不容忽视的是,从去年的深圳慈展会,到升格后的中国慈展会,几乎每年都举行之后,都会受到不少吐槽和质疑。
每个人的吐槽都有各自的立场,但只要在背后找到共同点,这样的吐槽就会把慈展会当做一个具体的项目来对待。 用项目思维看慈展会,会思考为什么要办这个事件,办这个事件投入了多少投资,结束后得到了多少收益。 有趣的是,慈展会在项目思维中被质疑的地方正是慈展在项目思维中展示的文案。 所以慈展会每年都要为回答尽可能多的永恒问题而绞尽脑汁。 为此,我们必须思考如何发挥现场展示的效果,如何吸引越来越多的公司资源进入,如何使展会成为资源平台,从而体现越来越多的实际生产,但反过来也遇到了越来越多的吐槽。
用网络思维思考慈展会,这个活动面临低频微弱的诉求,期望慈展会的实体活动形式构建资源平台,投入生产相对不经济。 换个角度来说,慈展会可能没有实现现实的利益,但是将领域内的人和组织集中在一起,平时分散的流量集中本身就有很大的价值。
2003年大学生支农调研学生齐聚北师大参加第一次交流会,2005年国内优秀调研记者参加调研班,2006年国内数百个环境组织参加了首届中华环保民间组织可持续快速发展年会,以及中文网志年会。 忘记了这些活动带来的直接成果,在这些活动之后,萌芽中的活跃分子群体通过思维的冲突而结成友谊,强化了行动的信念。 多年后,这其中一人成长为精英,活跃在不同的平台上,这些活跃分子的互联网加强了行动力,这价值远远超过了一次培训本身。 慈展会也是如此。 除了平时不能活跃在各地的活动家可以面对面交流外,今天的志愿者将来可能是另一个新组织的领导者。 面对慈展会这种人们高度凝聚的活动,宁可将其视为廉价领域的mba类,也是未来领导者互联网形成的契机。
另一方面,分散的人们的资源和眼球凝聚的情况下,也同样给许多不可能带来了机会。 慈展会上,公众看到的是怎样闪耀的明星机构,这是慈展会主流规则设定的必然产物。 2003年,劳工组织和同性恋机构因被正式展会排斥而失去了主舞台的表演机会。 但是被拒绝的机构设计了抗议的行为艺术,很快成为关注的焦点,不仅投入更低的经济价格,还达到了比正式参加展览会更好的宣传效果。 对喜欢活动的活动家来说,到处都是机会,越热闹就意味着越大的机会。 在开放的公共空之间,议题被无限设计,可以在独立创造的舞台上更好地把握麦克风。
国际社会也有他们的慈展会,每年举办的世界社会论坛( world social forum )吸引着来自各国的社会活动家和左翼运动的理论家。 这个绝对开放的论坛一方面促进了国际间移动互联网的建立,另一方面也提供了向小机构展示自己的充分契机。 对社会活动家来说,热闹就行了。
如果说慈展会希望成为对接领域和公众平台,有很多不现实的地方。 但是,这个活动的价值在于群众的凝聚,站在这个临时广场上,都是可能的。 着眼于人的聚会,到处都有无限的机会和可能性,慈展会这样的活动真好啊。
标题:“公益人士姚遥:慈展会的价值在于人群凝聚”
地址:http://www.cq828.cn/xwzx/169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