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38字,读完约3分钟

最近,一家公益机构在德国汉堡机场安装了互动装置,2欧元投入该装置后,这枚硬币开始旅行,最终帮助贫困儿童实现了大学的梦想。 整个过程以实体小动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充满了孩子的兴趣。

这表明,良好的募捐形式,其核心卖点既不是新的也不是参与,而是语言的体验。 体验是什么? 体验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形式! 有市场以来,经济形式已经从最初的前产品经济、后产品经济、服务经济迅速发展为现在的体验经济。

“把募捐变成销售体验”

也可以用吃饭这种最常见的事情来比喻。 你上街买菜,自己做饭吃,供应商卖的是没加工过的菜,只能得到极低的利润。 这是前产品经济。 如果你给网菜企业寄快递的话,供应商正在销售加工过的产品。 因为这可以获得很高的利润。 这就是后产品经济。 去餐厅点好吃的东西,供应商销售的第一不是产品,而是服务,会获得很高的利润。 这就是服务经济。 如果你去高级私人会所,处于优雅的环境,品尝高级酒,听着歌手的小调、美食,供应商卖的就不再是产品,而是美味、环境、格调。 这些东西加在一起可以提供难忘的记忆,即体验。 供应商由此获得了超高额的利润,这就是体验经济。

“把募捐变成销售体验”

随着经济形式的升级,供应商的利润在上升。 其中,变化的核心要素是服务文案所占比例增加,产品自身地位下降。 特别是到了体验经济时代,服务成为绝对的主体,而且服务也不仅仅是服务,而是与创造性的表演相联系的。 供应商挖心空是为了让顾客面带笑容,让顾客终身难忘。 所以,体验的目的是给客户带来惊喜,给客户创造难忘的经历。 到了这个阶段,发现体验本身就是产品,组合了产品、服务、创造性等要素,但具有远远超过产品、服务、创造性的价值,可以用于销售!

“把募捐变成销售体验”

这个道理也适用于公益领域。 德国机场募捐的精髓提供了体验。 在这个过程中,推进客户的捐赠行为不是悲伤,而是快乐的体验。 也就是说,实际上,在这个例子中,公益组织没有募捐,而是销售,也就是体验。 捐赠者也没有捐赠,而是购买体验。

“把募捐变成销售体验”

反观我国公益界的募捐,许多组织仍处于前产品经济时代。 募捐箱的募集,并没有考虑增加服务的比重,特别是设计意想不到的体验,从而获得过多的利益(捐赠),只是停留在催顾客眼泪获取施舍的水平上。 因此,在我国现有的募捐中,我们只能看到客户的单方面捐赠(投币),没有交流,没有基于交流的快乐体验。 因此,本文认为德国机场募捐箱的募捐与我国的募捐有本质的区别:我国的募捐历来是慈善意义上的乞讨,而德国的募捐是现代公益意义上的营销,两者的效果和地位自然不同。

“把募捐变成销售体验”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后褔/文

标题:“把募捐变成销售体验”

地址:http://www.cq828.cn/xwzx/17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