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389字,读完约6分钟
新闻网12月5日迅 近年来,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认真贯彻党中央对民政事业的重要指示、指示精神,聚焦扶贫攻坚,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注,“口袋底线、织网、建设机制” 目前,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560元/人月前,保障人口6243人。 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1320元/人月,人口611人。 临时救助镇街道批准权限一次达到1.5万元,向909名特困供养、最低生活保障等家庭贫困大学生发放了资助金391.9万元。 年来,累计发放各类救助资金6.33亿元。
落实“1+N”,健全社会救助体系
“一”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主,“n”是指特困供养、医疗救助、临时救助、教育援助、残疾人两种补助金、困难失能的老人照顾补助金、逐渐利用补助金、分类投保等制度。 建立了“1+n”社会救助体系,使救助制度摆脱碎片化,实现了较为有效的“补位”,起到了叠加效应。 年12月14日陕西电视台信息信息频道今天点击栏目报道邓邑区“1+n”社会救助体系。
并根据陕西和西安市的要求,及时出台8项措施。 是农村低收入家庭(低于当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1.5倍)重度残疾人、重症患者等失去部分或全部劳动力的人,可以参照一户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 每年增加每人保险414人。 二是对家庭共同生活成员人均收入超过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但生病、残疾、学校等刚性支出过大,基本生活困难,实际生活水平低于我区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短期无法变更的家庭收入进行计算 三是将区扶贫办公室认定的所有贫困者纳入临时救助、教育援助范围。 临时救助取消户籍限制,将邓邑区有居住说明的对象纳入救助范围的街道救助权限提高到15000元,全面落实“等级审批”“先行救助”机制。 年以来,发放了临时救助和救难资金3709.98万元。 四是向低保户、贫困户等困难家庭的高中生发放生活困难补助金。 年以来,困难高中生生活补助金共发放966人96.6万元。 五是对年后(含年)退出的贫困家庭中的残疾人,按照原有标准领取残疾人生活补助金。 65-69岁丧失劳动力、生活困难的农村老人每月发放50元补贴七、积极推行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和养老机构综合责任保险两种制度,政府补贴为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城镇“三无”人员、农村特困人员等6类60岁以上老人 八是将救助扩展到民政公共服务。 统筹推进扶老、助残、孤救、济困、留守儿童关爱和困境儿童保护工作,将各类困难群体全部纳入保障救助范围,为每个人温暖了党和政府关爱的阳光。
实行“3+1”,防止“大病”困难的群体“脱落”
三是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的“三重保障”。 “一”是“三重保障”后的消费仍然很大,直接影响家庭生活人口,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给予临时性救助。
医疗保障工作突出参保缴费底线、待遇支付斜线,基本保障这一边线,聚焦落实医疗保障倾斜政策,参保缴费有倾斜,基本有边界,管理服务更高效,医生结算更方便 逐一发挥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的协同作用,切实提高贫困人口医疗保障的受益水平。 对城乡特困供养者(包括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困境儿童)、贫困重度残疾人实施全额参保资助,对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建设卡人口实施定额参保资助,纳入医疗保障的制度范围。 贫困人口区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报销,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的一站式服务,窗口办理,单线制结算,出院结算时贫困患者只需支付个人缴费即可出院,实现数据多跑道,
在认真落实“三重保障”的基础上,区民政局每半年与区医保局对接一次,监测患者家庭,消费金额大,直接影响家庭生活人口,逐户核实情况,符合条件的及时纳入行车保障范围或给予临时救助 今年以来,共接收36户98人,实施了共计231人的临时救助,在扶贫路上实现了“一个也不可缺少”、“一个也不脱落”。
着力“四结合”,统筹推进扶贫工作
(一)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与“逐步后退合作”政策比较有效地衔接。 对参加就业或扶贫开发项目收入还不稳定、不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家庭,实行“渐次支援”政策,农村可继续享受12个月的低保金(残疾人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最多可延长6个月)。 目前,接受“渐退帮”政策的低保户有70户255人。
二是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与临时救助、医疗救助的比较有效的联系。 区民政局对各街道统一安排临时救助公积金,从累计救助金额1.5万元以下的街道直接审查实施救助,强调救助时间的长短。 对符合医疗救助条件的贫困群众,除低保户、特困扶养人以外的发包人,按照文件要求符合低保户医疗救助标准,实施医后救助和“一站式”救助。
三是加强区级各事业单位的联系。 认定最低生活保障考核和贫困者共同进行民政和扶贫部门的“三联合”,即入户调查、民主评议和张榜公示和考核。 建立“一对一”支持工作平台,区民政局设立专门电话,专家接听,“一对一”对支持干部进行政策解答支持,发布街道民政工作单位联系电话。 简化业务流程,加快审批流程。 制定《关于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困难群众兜底保障工作的通知》、《关于定点扶贫期间集中处理群众最低生活保障和临时救助问题的通知》,建立“e救助”平台,在册贫困户最低生活保障和临时救助,先行审批,然后公示 大幅提高业务效率,有效解决疫情期间家庭收入低和边远地区特别是群众的业务困难问题。 区民政局每月将名单上最低生活保障的人员名单和农村特困人员名单通过电子邮件发送到区扶贫办公室邮箱。 并实现区残联和残疾人新闻的共享,提高分类的实施精度。
四是加强地方一级的数据联系。 实施扶贫、民政、医疗保险、残党、公安等部门的数据共享,对全区60岁以上独居老人、16岁以下独居儿童、重残人员、医疗自负费用过大的家庭以及全区所有建设卡户进行全面检查,及时纳入社会救助范围。 通过数据比对,提供了审计新闻1.07万人,纳入社会救助1365人。 (张黄英闪娜)
标题:“陕西鄠邑民政:构建综合性兜底保障体系 筑牢脱贫攻坚“最后一道防线””
地址:http://www.cq828.cn/xwzx/18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