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5954字,读完约15分钟
1962年元旦的第6天,编辑部举行了简朴温暖的集会。 当天中午,总编辑唐明照提前赶到外语大厦查看庆典的准备情况。
下午,他与编委会主任金仲华见面后,即前往正门迎接贵宾——周总理、宋庆龄、陈毅、邓颖超、廖承志等,陪他们到四楼参观杂志十年摄影展,亲切会见编辑部中外同事,合影留念,《中国建设》 那天还举办了杂志摄影展,邀请了社会文化界的知名人士,以寻求杂志的支持。 晚会结束后,宋庆龄非常高兴地对唐明照说。 我没想到这次活动办得这么好。 别忘了晚上邀请朋友来我家参加舞会。 再次感谢您。
这是杂志社最盛大的节日,也是唐明照从1958年至今担任总编辑后,最卖力处理的大事。 他的这个愿望是继承宋庆龄初创杂志的精神,得到中央和社会的指导和支持,更好地办好这本对外传播杂志,增进各国人民对中国的了解和友谊。
我记得1963年初刚转入《中国建设》杂志社的时候,有人说我们的总编辑是唐明照。 他是中联部的领导人之一,1958年以后,为了加强对杂志的政治指导,上级与宋庆龄、廖承志进行了商谈,决策派让他兼任这本对外杂志。 平时公司主持员工的鲁平副总编向他报告请示事业,并得到了他的指示。 他因为外事工作忙,经常出国访问,但还是很关心杂志,特别是自己主持由社外知名人士组成的编辑委员会,研究杂志的重要事件。 他来杂志社的时候,经常隔着厚厚的公文包,去四楼的副社长办公室和会议室研究工作,然后匆匆忙忙地去。
唐明照交接时,杂志还处于草创阶段,困难重重。 全部从上海搬到北京,由民政部下的救济总会管辖,没有住处,多次搬家。 第一,是尚未确定为信息媒体的信息出版高级指导,难以了解中央推进政策的意向,难以从事业务。 杂志社终于在1958年6月正式搬迁到百万庄外文大厦。
迄今为止,杂志社未设总编辑一职,只有编委会副主任陈翰笙审定英文稿,政治行政由一名副总编辑负责。 据说在1957年反右运动时,陈翰笙受到了批评。 周总理知道这一点后,为了保护他,回到国际研究所专攻研究工作。 为了加强杂志的政治指导,将杂志置于中央外事办公室廖承志的管辖之下,选举时任中联部副秘书长唐明照兼杂志社总编辑。 这样理顺了领导关系,加强了对外推广的业务指导和对全公司的政治指导,还处理了事务条件,使杂志迅速发展。
显然上级的这种安排是准确及时的,不仅出于工作需要,唐明照也是最佳人选。 唐明照是老革命,也是资深的国际问题专家,多年来在海外及国内进行了国际交流联系。
一
唐明照1910年出生于广东恩平侨乡。 20世纪20年代初,唐明照和父母一起移居美国旧金山,并在那里读完了小学和中学。 为了让孩子永远不忘记祖国,父母把唐明照送回祖国,于1927年进入天津南开中学学习。 他少年时天资聪颖,努力学习,在南开中学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从清华大学毕业。
“九一八”事变后,唐明照血气方刚,义愤填膺,看到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边缘,他不顾个人安危,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的洪流中。 在清华校园里,他积极参加了学校和社会的许多抗日救助活动。 在此期间他光荣地参加了中国共产党。 他一边积极联系各大学的教师、学生和社会各进步团体开展广泛的推广活动,一边救济和安抚从东北流亡来的学生和难民,与他们并肩作战。 由于唐明照的卓越事业,受到领导和群众的信赖,1932年被任命为中共北平市委组织部长。 在此期间,国民党当局对人民群众和青年学生的爱国运动进行了血腥的镇压。 在各种艰难的逆境中,唐明照仍然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斗争。 一年后,由于形势所迫,有必要将斗争扩大到国外,经过党组织的研究,1933年,他中断了在清华大学的学习和活动,回到美国开始了他的新工作。
唐明照回国后继续学习,就读于加州大学历史系。 他一边在学校读书一边进行进步活动。 为了争取美国劳动人民平等自由、反对种族主义、争取中美两国人民的友谊、支持中国的反侵略斗争,做了许多事业。 1937年从加州大学毕业后,很快进入纽约华侨洗衣店联合会担任英语干事。 时有七七卢沟桥事件发生,全民对祖国日寇的抗争开始。 唐明照积极联系美国各华侨团体,广泛推进抗日战争,得到在美华侨道义、经济上的大力支持。 期间,他在唐人街开了一所叫明照的英语学校。 也就是说,它帮助华侨学习英语,受到广大海外华侨的赞赏。 从1939年10月开始,他担任美共中国局书记10多年。
为了深入推进抗日战争,扩大对海外华侨爱国主义的影响,唐明照在业余时间制作了一份名为《先锋》的周报,以此为阵地,批判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野蛮行为,大力支持祖国的抗日救亡运动。 1940年,唐明照与留美的爱国者俞贡泉(担任联合国副秘书长的冀朝铸之父)共同创办了《美国华侨日报》,唐明照担任首任社长兼总编。 该报在七七卢沟桥事变纪念日创刊,警告全体华侨不要忘记日本侵略中国的日子。 此外,还竭力揭露国民党当局所谓“曲线救国”的阴谋。 正如1941年发生的“皖南事变”,国民党部队包围了抗日前线的新四军,《美国华侨日报》率先报道了事件真相,历时7天曝光和评论了事件。 该报还与美国各华文报纸共同发表了《十报宣言》,表达了华侨一致强烈要求团结抗日的呼声,其影响遍及整个北美。 1941年他参加了美国政府纽约情报处的工作,负责翻译。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根据美国政府的动员令,唐明照被征召入伍。 他曾多次陪同印度尼西亚、新西兰、澳大利亚、缅甸、菲律宾等国执行任务。 他忠于职守,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太平洋战争胜利。 唐明照复员,又回到《美国华侨日报》总编辑,曾被美国政府研究机构聘任。 他从入伍前到1950年,担任美共中央中国局书记,直接参与美援华委员会的工作。 他回到美国后,整整17年,为了进步事业,增进中美友谊,奉献了他最宝贵的青春。 他凭借多年的海外经验,积累了丰富的国际交流和经验。
二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受周恩来总理的指示,为了不受麦卡锡主义的迫害,唐明照带着妻子和女儿秘密回到了祖国。 建国初期,周恩来总理担任外交部期间,他广泛搜索了外交人才。 这是因为刚从美国回来的唐明照进入外交部工作。 此后,唐明照正式开始了国际外交事务的生涯。 党和政府重视他的外交才能,委以重任。 1950年以后,历任外交部专家、抗美援朝大会联络部副部长和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联络部副部长、中联部局长、中联部副秘书长。 经过三年的艰苦战斗,抗美援朝战争终于取得了胜利。 在中美停战谈判和双方签署停战协定的过程中,唐明照在我们代表团中举足轻重。
他曾多次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参加各种官方和民间国际会议。 例如1955年4月我和周恩来总理去印度尼西亚参加了世界闻名的万隆会议。 中国代表团出席了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的禁止核武器试验会议和各种大小国际会议。
三
他不仅是一场古老的革命,还是优秀的国际传播专家和资深外交家。 这些背景是,在周总理和宋庆龄的同意下,廖承志敦促任命唐明照为《中国建设》杂志的首任总编辑。
唐明照刚到任,就向公司内其他领导了解情况,根据当时国内外形势,研究如何加强政治领导,改进杂志工作,尽快向宋庆龄报告。 当时国内外形势出现了新的变化,海外反帝斗争和国内政治斗争升温,经济上的大跃进、人民公社化,深刻影响了媒体的基调,对外传播也不例外。 唐明照上任时,除加强译者的政治学习和指导外,不考虑调整杂志的编辑方针和新闻文案,为此向高层和宋庆龄写了报告。
1958年9月25日,他写信给宋庆龄,说他刚去国外开会7月回国在公司工作。 “我认为我们现在要做的最重要的工作是加强对‘中国建设’的政治指导。 为此,我们决定,必须直接接受廖承志同志为首的国务院外事部门的政治指导。 我们最近正在讨论编辑方针和集中发行的地区。 有了比较成熟的想法,我们会向你报告,请指导。 ”。 “……今天“建设中国”面临的最大困难是,我们国家的“大跃进”这么快,我们不能很好地跟上形势,不能充分反映我们人民新的精神风貌。 目前,我们需要对你如何改进我们的杂志进行指导、建议、鼓励……”他在信中报告了近期杂志增加了台湾问题的增刊,增发了中国支持阿拉伯人民的专著。 信中还提到,公司的外国专家和编译人员计划外出参观,国家建设新的风貌,为杂志更好地工作。
宋庆龄接到信后,马上回信,同年9月30日写信给唐明照,说:“现在你能更好地管理‘中国建设’的事件了,很好。 我认为加强政治领导是提高我们杂志质量的关键,这个意见确实令人高兴。 为了争取廖承志同志为首的国务院外事办公室领导的安排,我很高兴,并热切希望能进一步了解所取得的结果。 在预料到我们的员工会提高政治水平的情况下,“中国建设”一定会搞好。 随着我们员工的政治思想的展开,“中国建设”毫无疑问会越来越反映出我们在全国各地取得的巨大进步。 出去跑,去基层生产单位,可以了解发生的各种事件的第一手材料,包括外国同志和我们自己的同志。 ”。
她在信中表示:“在我的文案范围内增加了更多的政治斗争方针,我完全同意并支持。 但是,要表现出我们自己的风格,以免和《北京周报》一样。 在这个东风压倒西风的时代,我们必须表达中国人民的主张。 ”。
涉及杂志编辑方针事关重大,此事也将向周总理报告。 周总理注意到孙夫人的意见,通过秘书传达了他的意见。 1958年11月1日,齐燕铭向唐明照转达了周总理的指示。 “总理为了维持宋朝指示的杂志原有风格,必须进行特别的观察。 ”。
唐明照在指导该杂志期间,上与宋庆龄在外做廖承志,下依托鲁平、李伯悌等副主编,切实加强编辑部人员的政治思想工作,及时报道中外形势的迅速发展变化,增加了其他外文版,杂志运营得很好。
宋庆龄于1960年1月6日致函唐明照,鼓励杂志进步,但愿继续努力。 “我很喜欢第一期杂志,从头到尾都很生动有趣,一定很有效果。 我很喜欢这一期的封面,整个杂志的编排比上一期有进步。 在这一点上当然有重要的改善,但在这一期,编织得很好。 ”。
宋庆龄在信中还说:“关于杂志的政治文案问题,我完全同意你的说法。 所有亚非国家反动派和机会主义者,在美帝的煽动和支持下,在对我们进行攻击的问题上,我们多次要从我们的大致角度,以及我们对他们人民,特别是邻居的友好。 我们的杂志口气可以缓和一些,但必须把事情弄清楚,找出问题,维护国家之间友好的真正基础。 我想我们已经这样做了。 今后也应该贯彻这个方针。 ”。
她指出了非常重要的问题。 我们在国际上对帝国主义及其反动派的斗争,必须重申我们的大体,并表达我们对他们人民,特别是邻居的友好。 事情必须说清楚,但是我们的杂志口气可以缓和一些。 在信的最后,她祝贺西班牙语版的出版,希望有一天能看到报告,谈谈在海外,特别是拉丁美洲各国的反应。
宋庆龄极其赞同唐明照于1962年3月提出出版《中国建设》法语版的提案。 从1963年第四期开始增加了《中国建设》法语版。 她对增加外文版的支持表明她对国际传播的视野很广。
唐明照的组织领导能力很强,他担任总编辑,但没有亲自审查各期杂志的所有稿件,而是以有限的精力和时间,指导着杂志的大政方针和重大的对外主题素材稿件。
他有时自己为杂志写重要稿件,多是海外网民关心的热点,如人代会和中国当前的经济形势、国际上支持亚非拉人民的正义斗争等。
1966年夏天“文革”动乱开始的时候,公司内部领导人变成了走资派,由造反派和军方代表管理,唐明照也没能指导。 这样他就完全回到了中国联部,不来了。
四
不久据报纸报道,唐明照参加了外交活动。 1971年,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恢复。 唐明照在乔冠华、黄华为正、副团长出席26届联大的中国代表团中担任副代表。
即使在这个特殊时期,唐明照也很担心宋庆龄及其创办的杂志,1972年3月21日,他离开北京赴联合国重任时,特意去看了宋庆龄。 杂志中毫无顾虑地提到,由于“文化大革命”,我们的“中国建设”有必要补充外语干部。
1972年4月,由中国政府推荐,被外交界誉为“美国通”的唐明照荣幸地就任联合国副秘书长。 从那以后,他成为了新中国在联合国的第一位副秘书长,具体负责联合国的政治事务、非殖民化以及管理地的工作。 在国际社会中,他充分发挥了自己独特的外交才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据介绍,唐明照上任近7年来奔波于世界各地,曾访问埃塞俄比亚、挪威出席非生殖特委会非洲和北欧特别会议。 他去了巴拿马了解情况。 他访问过科摩罗等许多地方。 来往于几内亚、坦桑尼亚、赞比亚、几内亚比绍、佛得角、毛里塔尼亚和纽约之间数十万公里。 联合大会期间,他除了参加会议、听证会外,还必须每天参加五六次招待会。 唐明照7年在联合国工作,从事令人自豪的非殖民化事业,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唐明照将为此付出的心血,写入联合国历史,成为光芒四射的篇章。 当时在国内的情报中,多次见到他的女儿唐文生,是中央首长的首席翻译,也是风云人物。
唐明照曾任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 他1979年离开联合国回国后,担任中联部顾问、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继续致力于中国与国际的友好合作,1994年离婚。
之后,直到本世纪初,我去宋庆龄故居参加纪念宋庆龄的集会,见到了唐明照的女儿唐文生。 这位著名的翻译家,曾是中国日报副总编、全国侨联的负责人之一,现被聘为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副主席。 现在她已经华发了,但是衣着朴素,平易近人。 他父亲1998年去世了。 我今天说的是中国杂志社的,是你爸爸手下的士兵。 我们记得这位老领导。 她说谢谢,又笑着说。 我们是一家人(指宋庆龄事业)。 我希望你能更多地支持我。 那天看到唐文生很感慨。 乃父生前有缘与孙夫人合作共事。 现在唐家的孩子也继承了前辈的事业和友谊,发扬了孙中山宋庆龄的精神。
年10月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在南京举办了关于两岸孙中山和宋庆龄的研讨会。 这是两岸学者的第二次研讨会,主题是孙中山、宋庆龄和民族复兴。 唐文生是会议的组织者之一,很忙。 我提交了论文,被邀请参加。 我们又见面了在会议休息的时候,我把新出版的《今天中国》的中文版送给了台湾的老学者。 唐文生在旁边热情地介绍。 这是孙夫人生前创办的杂志,陈先生从北京给我留下了纪念。
在大会闭幕式上,她代表基金会致辞说,孙中山和宋庆龄两位伟人留给我们的宝贵思想财富,对今天中国的迅速发展和进步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海峡两岸中华儿女怀着足够的智慧和勇气,继续发扬他们的精神,共同开创中华民族灿烂的明天。
今年是唐明照诞辰110周年,缅怀我们的老领导,纪念这位传奇色彩的外交家。 其光辉业绩显然是外交事务,但他对国际传达的贡献也令人难忘。
标题:“从总编辑到联合国副秘书长 唐明照诞辰110周年纪念”
地址:http://www.cq828.cn/xwzx/20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