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04字,读完约4分钟
新闻网1月16日报道,中国国防科技事业改革快速发展的重要推动者、改革先锋、中科院院士于敏,1月16日在北京去世,享年93岁。
图片来源: @光明日报
“氢弹之父”隐藏了28年的名字
敏194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 1961年1月12日,当敏在原子核理论研究上有可能取得重大成果时,二机部副部长钱三强听取了他的话,秘密交给了氢弹理论探索的任务。 他毫不犹豫地换工作,服从分配。
从那一天开始,他开始了长达28年的隐姓埋名的生涯,直到1988年被破解。 连妻子孙玉芹都说:“没想到老年人有这么高级的秘密工作。”
氢弹的设计远远多于原子弹,核大国对技术绝对保密。 我国科研人员的重担是千斤。
1980年,于敏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院士),1999年获得“两弹一星”勋章,被誉为“氢弹之父”。 和他一起获奖的有22位着名科学家。 于敏去世后,现在只有王希季、孙家栋和周光召健在。
图片来源:中国科学院网站
填补我国的原子核理论空白
于敏是中国著名的核物理学家,是中国核武器研究与国防高科技迅速发展的优秀领导者之一。
20世纪50年代,于敏率先在国内开展原子核物理理论的研究,提出了合作者与原子核的相关结构模型,填补了我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 与北京大学杨立铭教授编辑出版了中国第一本原子核理论专著《原子核理论讲义》。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敏投身于我国的核武器事业,长时间指导和参与核武器的理论研究和设计。
在氢弹的突破中,他组织攻关组发现了实现氢弹自持热核燃烧的关键,从原理、材料上形成了结构型齐全的氢弹物理设计方案,带领科研团队完成了核装置的理论设计,定型为我国第一代核武器。
第一完成者“氢弹突破和武器化”的事业,获得了198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核物理学家于敏( 1985年拍摄)。 青岛新闻网社发
在核武器小型化的突破中,于敏研究和处理了裂变材料压迫等一系列关键问题,提出了加大两个关键环节设计裕度的具体措施。 气态炸弹的研制成功,为我国第二代核武器的研制奠定了可靠的基础。
第二完成者“气体爆炸弹装置的突破”事业,获得了198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在中弹突破中,作为主要领导人和参与者,于敏指出了几个关键的技术问题和难点,将中弹的反应规律分解总结为三个阶段,提出了评价融合点火充裕量的首要判断标准和提高充裕量的措施。
作为第一完成者的“中弹装置的突破”而工作,获得了198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在核武器基础理论的飞速发展中,于敏揭示了武器核反应内爆过程的运动规律,处理了一系列基础问题。
作为第四个完成者“原子弹爆炸设计原理中的物理力学数学理论问题”的研究,获得了198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1999年,于敏在为开发“两弹一星”做出贡献的科学技术专家大会上发言。 青岛新闻网社发
建议加快核试验进程为我国争取宝贵的十年核试验时间
在核武器的快速发展战术中,于敏和邓农民率先提出了“加快核试验进程”的建议。 建议书提前规划了中国核试验的部署,使党中央做出了果断的决定,使中国获得了宝贵的10年核试验时间,为提高中国核武器水平、推进核武器装备部队、形成战斗力发挥了极其重要的前瞻性作用。
与禁核试相比,于敏在精密实验室试验等几个方面提出了支持禁核试后武器研究的构想,该建议被采纳,演化为我国核武器事业快速发展的四大支柱,至今仍是我国核武器事业快速发展的指导思想。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在提倡和推进国防高新技术项目特别是我国惯性约束核聚变研究中,敏发挥了重要意义,是我国惯性约束聚变和x射线激光行业理论研究的开拓者。
敏为我国的核武器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 在2008年召开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的大会上,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授予敏等100位同志改革先锋称号,授予改革先锋奖章。
本文综合光明日报、中科院网站、青岛新闻网、北京青年报
标题:“中国“氢弹之父”于敏去世 隐姓埋名28年”
地址:http://www.cq828.cn/xwzx/204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