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52字,读完约2分钟
马希丰(左三)帮助移民移居。 资料照片
每天早上4点,55岁的马希丰起床更新博客,7年多来养成的习性一直持续到今天。
我在草这个博客上,现在更新了1000万字以上,点击量超过了100万次。 这是马希丰个体的记事本,是反映宁夏同心县移民搬迁历史的长卷。
1982年退伍,马希丰来到同心县,作为国家级贫困县,同心县是全国建设县中回族人口最多的县,全县贫困人口2.6万户9.4万人,占全县农业人口的33.2%。
从那时起,马希丰开始了与贫困的斗争。 这是我一生的事业。 马说实话了。
只有搬家,才能过上好日子
马希丰有习性,没有坐在办公室,拿着钢笔和书,下到了各个村子。
2007年,马希丰经过调查,写了《关于中部干旱带人口迁移问题的思考》的调查报告。 他的想法和县领导不相容。 这一年,同心县审查时势,提出大力实施生态移民工程的构想。 2008年,县委任命马希丰为县委办公室副主任、县生态移民工程指挥部综合部副部长(移民事务主任)。
张玲一边搬家一边哭,看到她家的新房子,我的眼泪也浸透了心,要长远考虑,搬&hellip。 … 这是我在草里记住的故事。
张玲是同心县田老庄乡田老庄人,2007年,张玲家刚盖了新房子,但由于交通事故,恋人放手了,还留下了一大笔债务。 2008年,张玲说什么也不想搬家,马希丰没办法,十多人来到家里,轻柔地擦了泡,终于让张玲松口。
为了帮助张玲一家早日摆脱贫困,马希丰不仅得到了帮助她开设小卖部的机会,还为她落实了工作。 年春节,老马来移民村看望张玲时,这个昔日的贫困家庭已经面目全非,不仅盖了五间砖房,还买车,去年一年,我在附近的枸杞基地打工有16000元的收入。 多亏了你说服了我。 张玲握着老马的手,感激不尽。
这样的故事,老马已经不记得多少了,去看我的博客吧。 那里记录着移民移居的瞬间。 8年以上的勤奋工作人员,同心县内共建设了20个移民村(据点),县内外共有近2万6千万移民居住。
目前,搬家农民人均纯收入可达6000元以上。 ‘ 可以搬家,过上好日子。 这是我的口头禅,成为大家的声音。 马希丰说。
不能让一个人掉队
为了保证工程质量,马希丰总是带着卷尺和锤子,他每次下工地,都随时测量尺寸,敲击混凝土零件。 我们不能把移民群众搬出危窑,搬到危房。
生态移民工程项目资金量大,渠道多。 截至目前,县实施的工程项目金额将达到20亿元,移民群众支付6.5亿元。 虽然管理着这几十亿的资金,但马希丰是有名的抠门,不是去乡下出差去餐馆,而是和司机在车里吃干粮。
8年来,他跑遍同心县所有村庄,每天行程200公里以上,有两辆轿车跑坏了,身体也出了问题,胆结石、甲亢等老毛病拖拉拉,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现在发作了,小腿嘎吱嘎吱。
但是,这些身体上的缺点,马希丰并不在意,在他心中假装更重要的事件。
山为什么穷:贫穷生态恶劣第二是观念陈旧。 马希丰在博客上写着。 为了改变生态环境,马希丰对移民村规定了不成文的规则,村民必须来种树。 每年老马亲自带机关干部和村民种树,目前20多个移民村种了300多万棵树,老移民村更是绿树成荫。
今年3月5日,马希丰担任县扶贫开发办公室主任。
上任后,马希丰一如既往地忙碌,深入了100个贫困村的调查,适时地提出了观念+生态+产业=富民的构想。 明确了七大产业促进增收、七大工程脱贫的精准扶贫实施图。 带领扶贫办公室全体干部、职工到贫困村植树、整治环境,开展政策推进和法制演讲… …
在自己获得中国扶贫奖励志奖的时候,马希丰在博客上说:“我出生在民族地区、贫困地区,成长和工作在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因为生态环境差、经济落后、教育文化落后、社会事业落后、被贫困地区压着的三座山,我一生都被移山
标题:“甘愿做名移“山”人”
地址:http://www.cq828.cn/xwzx/72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