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47字,读完约2分钟
1月25日,北京马年春节烟花正式发售。 在这期间,网络上出现了很多不放烟花爆竹的呼声,很多人通过微博和微信转发。 有人呼吁不要用更有创造性的表现来放烟花爆竹。 例如,前几天,在北京西单,一群志愿者和改编版《爸爸去哪里》一起进行了闪存。 “爸爸,爸爸,今年不放烟花。 放烟花空气体会变坏”。
两年前,业界专家和政府机关经常呼吁春节不放或不放烟花。 现在这样的声音一定越来越大了。 普通市民积极参加,把不放烟花作为展示草根力量的“市民行动”。
近年来,由于雾霾天气频繁发生,pm2.5越来越为市民所知,不燃放或减少烟火,成为广大市民自觉的选择。 但是,我们不得不看到一些市民对烟花的污染缺乏“敏感”,认为燃放烟花是小事,本报和其他媒体的调查表明,这样的人还不少。
烟花污染的危害有多严重,数据最有说服力。 环境保护部门监测显示,从2006-年监测数据来看,几乎每年除夕和正月十五晚上出现明显的污染浓度高峰,除夕高峰出现在子夜0时至1时,全市平均pm10小时浓度最大值为1014微克/立方米。 另一方面,2006年由于烟花销售额下降了近40%,除夜间pm10污染峰值为558微克/立方米,是2006年以来浓度最低的一年。
事实上,不看这些数据,很多市民对除夕那样无孔不入的令人窒息的烟火污染,恐怕也心有余悸吧。 虽然单一烟花的污染小,但短时间内大量集中发射,污染强度会变得非常大,而且烟花的污染物会低空浮游,容易与人接触。 很多人带着孩子放烟花,以为这能给孩子带来喜悦,但他们没有看到的是,烟花带来喜悦的同时,烟花的污染物却在悄悄地侵害着孩子柔软的身体。
烟花的污染危害是不容小觑的。 因此,北京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将停放烟花爆竹并写入。 今年,北京市气象局还发布了烟花指数,这些都应该成为市民遵循的规范。
迄今为止,北京连续几个月没有明显降水,干燥物干燥,与往年相比,今年的烟花发射引起火灾的危险性更大。 从那里着眼,不放烟花或者不放烟花也是必须的选择。
不放烟花对我们所有人来说,不过是举手的劳动。 受益的是大家的健康和城市的安全。 所以,这个“公民行动”需要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参与不仅是自己和家人选择不放或少放烟花,更是将环保、安全的理念通过论坛、微博、微信传播给别人,越来越多的人一起行动。
标题:“评论:让少放烟花成为一场“公民行动””
地址:http://www.cq828.cn/xwzx/83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