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国工程院党组书记、院长李晓红
文案提要中国历来肩负着医学历史悠久、底蕴深厚、防病治病、造福人民的重任,汇聚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为中华民族的健康繁衍和文化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医药在此次新冠救治肺炎患者中表现出明显的效果,发挥了重要意义。 面向未来,我们要深入挖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做好传承创新工作。
习总书记指出:“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一定要保护、挖掘、快速发展和继承。” 在这次新冠抗击肺炎疫情的斗争中,我们多次进行科学防控,在药物研发和疾病救治中多次中西医结合、中西药联用,逐一发挥了中医药的独特作用和价值,取得了显著效果。 中医药消灭疫情的效果备受国际关注,可以在维护人类健康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中医药将为中华民族的健康繁殖做出重要贡献
中国历来肩负着医学历史悠久、底蕴深厚、防病造福人民的重任,汇聚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为中华民族的健康繁衍和文化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与疫情斗争的实践中,中医药防疫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逐渐形成和完善。 《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温病条辨》、《温热经过》、《神农本草经》等多部古代典籍,形成了较完整的疫病防治理论和技术体系。 中医对疫病有多种先进的理念和防治方法。 中医在秦汉时期就认识到疫情病因不同于普通疾病,论述了疫情的传染性、传播方法及潜伏期等文案。 在疫病防治学方面,秦汉时期《黄帝内经》就系统论述了疾病防治理论,战国时期已设有与清洁卫生相关的官职和除害防疫专职人员,汉代出现了通过消毒防治疫病传播的方法。 中医创造疫病预防内服和外用药物,形成系统理论,至今仍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新中国成立后,中医药在乙脑、麻风、结核病、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等的治疗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003年抗击非典疫情时,中医药疗法在减轻发热症状、抑制病情发展、提高治愈率、缩短治疗时间、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等方面效果显著,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肯定。
中医药在历史快速发展中取得了重大成果,不仅保护了中华民族的健康,也为全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我国明、清时期发明的预防天花的人痘接种术是医学接种免疫预防的先驱,传到西方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世界最终消灭天花做出了贡献。 青蒿素的发现也从中医药典籍中得到灵感,已经拯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
中医药在抗击新型冠状肺炎疫情中发挥重要意义
中医药在我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救治中表现出明显的疗效,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意义。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中,有7.4万多人采用中医药,占91.5%。 其中,湖北6万多人采用中医药,占90.6%。 由于临床疗效的注意,中医药总有效率达到90%以上。 这一突出效果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和积极评价。 在诊疗中,大众对中医药有迫切的诉求,隔离的患者希望中医药早日介入,轻症患者90%使用中药介入,重症患者80%希望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 实践中,中医药在此次疫情防控中的独特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改善疾病的初发症状。 对密切接触者,可以通过中医药治未病来预防,使用中医药调节机体状态,提高免疫力,防止病毒,阻断病情快速发展,减少发病或不发病。 对于已经有发热症状,不能排除是新冠引起的肺炎的患者,中医药明显有抑制病毒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的作用,可以比较有效地降低集体发病率。
减少由轻症向重症的转移。 在轻症、普通型患者中,可以比较有效地阻止向重症、危重症的转移。 中药煎剂与剂型相协调,中医药救治机制、做法和处方能迅速改善确诊轻症患者的症状,患者退热咳嗽、咽痛、体虚乏力等方面改善比较明显,效果较快。
通过中西医结合缩短病程,提高救治质量。 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冠肺炎的临床研究中,患者的平均体温恢复时间、症状消失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等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对危重患者,一方面可以缓解、阻止重症转化为危重疾病,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另一方面对重症治疗有效果,不仅可以改善危重患者的症状,还可以保护患者的脏器功能。
帮助患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患者康复期采用中医药特色疗法,可以更好地改善肺功能,避免后遗症。 一点益气健脾、益气养阴、化痰通络的药物和针刺、艾灸、八段锦、穴位贴敷、隔物灸、热敏灸、拔罐等非药物的中医特色疗法,可有效增强患者体质,加速恢复。
推广中医药为传承创新发扬光大
中西医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差异很大,治疗疾病各有优势,各有特点。 中医的研究方法包含系统论,首要着眼于整体,多以定性注意为手段,通常采用综合方法进行辨证论治。 西医的研究方法体现了还原论,首要着眼于局部,多以定量实验为手段,通常采用分解的方法进行辨证论治。 可以说中医和西医是起源于人类医学之树的两个分支繁茂的叶子的分支。 目前,连接中医和西医的桥梁更多,相互结合,共同快速发展。 现代医学的技术途径极大地推动了以前流传下来的中医药现代机制研究,中医药的整体观和系统观极大地丰富了现代医学的内涵,两者的结合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疾病的临床疗效,得到了更多的认同和宣传。 目前中医药走向世界的步伐越来越稳健,中医药服务遍及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 40多个外国政府、地区和组织与中国有专门的中医药合作协议,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办了数百所中医药大学,一批中医药海外中心一带一路参与国家和地区相继建立,国际合作项目数量日益增加。 必须认识到,在促进中医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挖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进行传承创新仍然很重要。 要发挥中医药的独特特点,使之发挥更大的作用,还需要更大的努力。 中医药进入世界还有很多瓶颈和门槛,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尊重中医药理论,加强现代科学研究。 充分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深入梳理中医药学术思想,从更高、更深的层面探讨中医药辨证论治的精髓,更好地发挥中医药学整体的综合原创特征。 一边掌握以前流传下来的理论和经典,一边反复遵守创新。 基于尊重中医药典籍、遵循中医药快速发展规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深入研究中医药理论和临床应用,运用现代科学语言阐释中医药独特特色的诊疗做法和作用机制,发挥中医药在维护个人生命全周期健康中的特点,适合中医药学自身优势的现代研究和评价体系 加大中医药科研投入力度,围绕国家战术诉求和中医药重大科学问题,建立多学科融合的科研平台,防治重大、疑难、罕见疾病和新发突发传染病等攻关,研究比较诊疗方案,加快中药新药创制和临床应用研究。
重叠中西医,各显特色和特色。 将流传至今的中医药学与现代医学有机结合,推进中西医相互促进、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共同快速发展,在重大疑难杂症的防治中比较发挥各自的特点、结合优势。 在加强完整的中西医结合教育,培养中医人、中医灵魂主体人才队伍的基础上,培养一定数量的多学科交叉的高层次中西医复合人才。 提高医务人员中西医结合救治能力,规范中西医结合医疗救治,更好地发挥中西医结合在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中的作用。
坚定文化信心,大力发扬中医药文化。 加大对中医药文化的宣传力度,保护中医文化核心,提高人们对中医药的认识,加强应用,牢固建立中医药,是中华优秀以来文化遗产的文化自信。 并规范中医药防病知识的传播,综合运用媒体平台和多媒体形式,以深刻浅出、形象生动、寓人于乐的方式进行科普,珍惜中医药文化,崇尚中医药学习,中医药应战 加强中医药在疾病预防中的作用,促进形成符合中医治未病理念的健康从业方法和生活习惯。
为多次开放共享,积极推进中医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更大的作用。 与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社会分享中医药防控、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国方案,积极开展抗疫国际合作。 加强中医药学与世界医学的信息表达与交流,突出中医药绿色、持续快速发展的特点,提高对话能力和解释能力,促进中医药文化的海外传播,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加强中医药的国际合作。 中医药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既要保持自己的特色,又要与国际接轨。 推进中医药国际标准制定,积极参与国际以前流传的医学相关规则制定,拓宽中医药走向世界的道路,使中医药越来越多的利益造福人类健康,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更大的作用。
:刘骄傲审查篇: admin
标题:“李晓红:让中医药为维护人类健康发挥更大作用”
地址:http://www.cq828.cn/hjqh/29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