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39字,读完约3分钟
长镜头,长镜头
光明日报记者任鹏
年5月20日,农历“小满”那天早上,各种装茧农用车来到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板桥町工业园,将收购茧的工厂门口围得水泄不通,很快,茧在仓库里变成了小山。
板桥镇西河村村民余姬喜气洋洋,这些她交了82公斤的茧。 余姚家一共种了4亩桑树,养殖了2.5枚春蚕种,加上她丈夫外出工作的收入,今年家里的收入可以超过12万元。
保山市隆阳区已有2000多年的种桑养蚕历史,“永昌丝”曾闻名国内外。 年末,上海市闵行区与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东西部扶贫合作启动。 双方抓住“东桑西移”的快速发展机遇,依托隆阳区独特的气候、土地和劳动力资源等特点,探索立体支撑模式,使蚕桑产业重新焕发活力。
立体化支持是指采用“政府+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快速发展蚕桑产业,开展“造血”支持,确保贫困者“可以扶贫、稳定、不返贫”。
近年来,隆阳区利用上海滇扶贫合作蚕桑产业资金实施蚕桑产业项目8个,新建桑园19472亩,建设小蚕共育中心25座、7500平方米,大蚕房和生产用房68713平方米,蚕桑产业机械耕公路82.92公里
送技术回家,培养驻村技术人员,携手指导蚕农种桑养蚕,降低蚕桑产业入行的门槛。 隆阳区在45个蚕桑产业点村各村配备1名蚕桑技术指导员,在设施建设、桑苗移植、病虫害控制、物种养殖管理、采茧等各阶段开展上门技术指导服务,使各家庭拥有1名种桑养蚕技术“了解人”。
“能种,长得好”,而且“多卖”。 公司的积极参与,为蚕农处理了后顾之忧。
云南保山利根丝绸有限企业是隆阳区唯一从事桑蚕生产和丝绸生产、加工和销售的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公司。 企业与合作社、蚕农签订蚕桑生产和蚕茧收购合同,为蚕农提供优良蚕品种,蚕农购买方格集群,建设大蚕室,购买养蚕设备和蚕具给予补助,制定蚕茧最低保护价政策,收购蚕茧生产的一切新鲜茧,让农民白蚕农
提供桑苗、蚕种、集群,辅助蚕室甚至技术人员的培训指导,政府和公司携手支持。 何树明是隆阳区瓦房乡沟洼村大磨房集团的村民,家里有两个孩子上学,一家生活窘迫,年被列为建段立卡贫困户。 年开始蚕桑产业迅速发展的何树明的钱袋越来越鼓。 “今年培育12枚蚕种,加上蚕育苗150枚的收入,每蚕桑收入4万元。 ”。 他说
“种植—养殖—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和快速发展的模式,比较有效地处理了农户养蚕过程中的痛点难点,不仅降低了贫困农户的生产投入价格,也改善了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
三年来,在隆阳区,桑蚕养殖项目覆盖9个乡镇、40多个村庄,受益农户8000户28000多人,其中建设的立卡贫困户3000多户10000多人。 闵行区和隆阳区扶贫合作过程中的立体化支持方法,使农民脱贫增收的道路越来越稳定。
光明日报》(年09月24日05版)
标题:“立体化扶持让桑蚕产业之路越走越宽”
地址:http://www.cq828.cn/xwzx/155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