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99字,读完约3分钟
作者:陈文申、徐红梅(分别是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北京市习大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传媒大学党政办公室主任、扶贫办公室主任)
高校作为人才和学科资源高度聚集的学术重镇,可以向贫困地区输入先进的思想理念和与当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密切相关的知识,培养脱贫致富的造血功能。 “授之以渔”实现“智志双扶”,既是大学的特点,也应该是大学扶贫的重要发展点。 年,中国传媒大学作为北京地区新增的扶贫大学,在对内蒙古实行对口扶贫的过程中,逐一发挥学校学科特色和特点,密切结合扶贫地区的实际诉求,“智力扶贫”、“产业扶贫”、“教育扶贫”、“扶贫推广”
注重诉求,逐一发挥学校学科特点,精准实施“智志双扶”。 提高贫困地区的新闻化水平和传播能力是大学的特点。 中国传媒大学在“媒体融合与国家要点实验室传递”的基础上,完全利用学校新闻工程与传播学科的特点,派出媒体融合行业专家、教授深入扶贫第一线,升级改造内蒙古贫困地区的新闻化平台 引进先进的传播理念,推进国家级无形申报,将美丽的科右前旗草原推向全国,推向世界。 学校的师生队伍深入草原腹地,拍摄美丽的草原风景和独特的风土人情,将越来越多的社会爱资源吸引到扶贫地区。 扶贫干部引进社会资源建设文化书屋“星空坊”,创立创意文化产品“中传创扶”扶贫工厂,以及水果深加工的“季小果”沙果酱等项目。
可以改变贫困的面貌,持续快速地发展。 物质上的援助当然是必要的,但要从根本上消除贫困,就需要“授渔”。 科尔沁大草原是一个自然环境优美,蕴含丰富历史文化的地方,快速发展文化旅游,制作文旅产品有其独特的特点。 为此,学校利用纳丹草原节,汇聚国内外文旅领域专家和公司家,在乌兰毛都举办“中国草原文化旅游快速发展论坛”,向基层干部传授先进的快速发展理念。 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文化产业管理学院、电视学院等机构,克服了疫情的不利影响,结合网上“中传讲堂”和网上课程,培训了1593名基层公务员和专业技术人员。 然后,与当地学校共同建设教育实训基地,开展从义务教育到职业教育的支持。
服务社会,实现对师生的再教育,培养有国家感情、责任感、使命感的接班人。 高校师生深入参与扶贫工作不仅是一种付出,也是一种特殊的收获。 扶贫经验不仅有助于师生更全面地了解国情,激发师生爱国主义情绪,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也有助于他们开阔眼界,提高边界,认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确定努力的方向。 而参与扶贫实践激发了他们对研究课题社会价值和历史意义的思辨和深刻思考,有助于师生在科学研究和实践中脚踏实地,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发挥高校思政教育特点,建立党建扶贫新模式。 高校是思想政治教育高地,通过思政讲堂、结合对共建党支部、共建新时期文明实践中心等多种形式,一一发挥思政教育特点,润物无声地将党的创新理论及时传达给贫困地区基层群众,统一思想,集中力量,抗击贫困 而高校和贫困县共同建设基层党建新阵地,不仅探索党建扶贫新模式,推进党建理论和实践层面创新的快速发展,也加深了高校理论工作者对党建工作意义的认识,激发了他们的科研热情,总结了共建成果
光明日报》(年09月17日06版)
标题:“发挥高校特色 助力扶贫攻坚”
地址:http://www.cq828.cn/xwzx/15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