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73字,读完约4分钟

【决战决赛脱贫攻防战督战未摘帽贫困县】

光明日报记者玄谦杨飒王冰雅

9月的甘肃陇南,天气已经有点凉爽了,记者来到了尚未脱贫的西和县的一点峪镇,进入了草编扶贫工厂,精细的手工枕头、柔软舒适的靠垫,以及形式多样美丽的吊坠吸引了我们的眼球。

古老的手工艺孕育新的产业

“由于西和县是乞巧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这里的村民深受乞巧文化的影响,每个女性都有灵巧的手。 这些手工艺品是他们用柳叶、玉米叶做的。 ”。 该扶贫厂负责人何芳表示,西和县贫困妇女基数大,普遍缺乏技术,许多农村家庭都是男性外出务工,妇女在家带孩子、伺候老人、照顾庄稼,闲暇时制作草编用品供自己家庭使用。

“甘肃陇南:稍峪镇有个草编扶贫车间”

如何让广大农村妇女在照顾家庭的同时,发挥所长,在家门口就业,靠自己的双手脱贫致富? 何芳脑海中一直纠缠的问题,终于在一年一度的偶然外出调查中找到了答案。

“真的不进城就不知道城里人的喜好! 村里不起眼的乡村草编,对都市人来说也很方便,没想到还被选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何芳告诉记者,考察回来后,她开了“巧妹子草编合作社”,吸纳周边多个村子的200多名女性参加草编品的编织,今年5月建成了一家有点岭镇的草编扶贫厂,让留守妇女不出村,靠自己辛勤的双手增加收入

“甘肃陇南:稍峪镇有个草编扶贫车间”

“顾家、赚钱、尽孝”这三个没错

31岁的有点岭镇村民石燕芳,是这家草编扶贫工厂的受益者。

“我丈夫常年在国外打工,婆婆身体有问题,所以照顾孩子、赡养老人的工作基本上是我在做。 虽然想赚钱养家,但是一张时间也没有,所以很长一段时间都找不到合适的路,一直过着日子。” 石燕芳编草告诉记者,现在有家门口的草编扶贫工厂,每天早上送孩子去幼儿园,照顾家里的老人,然后来这里上班。

“甘肃陇南:稍峪镇有个草编扶贫车间”

何芳表示,与其他产业形式相比,草编最适合村妇的是灵活的工作时间。 扶贫厂对希望从事的女性进行培训后,免费提供柳叶和玉米叶,在获得原材料后统一产品标准的基础上,通过以工厂生产加工为主、家庭自行编制为辅助的灵活生产方法,有效整合“碎片化”时间,解决工厂劳动场所的小问题。

“甘肃陇南:稍峪镇有个草编扶贫车间”

“草编这种技术在我们这里可以做很多人,但是本来就没有发挥技术的地方。 我没想到现在我们除了有编织的专业岗位还能赚很多钱。 ”。 石燕芳告诉记者,仅8月份一个月,她就在照顾家人,依靠草编技术赚了2000多块钱。 “我婆婆也和我一起编,不点火不冒烟,看电视做草编。 不出门,不出院,轻松赚钱! ”

“甘肃陇南:稍峪镇有个草编扶贫车间”

女性消除贫困的帽子“半边天”[/s2/]

现在因为草编,有点岭镇更多的留守妇女在家门口就业了。 其次,赋予她们劳动更大的价值,使草编在扶贫攻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也是有点岭镇草编扶贫工厂探索的新方向。

何芳通过调查发现,文创产品市场前景十分广阔,为使草编产品跟上时代步伐,草编扶贫厂与西和县巧女旅游文化有限企业合作,结合自身特点统一设计草编产品。 目前,产品以旅游文化产品、工艺品、实用品为主,涉及创意家居产品、室内观赏工艺品、女性实用手提包、草帽、拖鞋等各类草编技术产品120多种,富有巧乡特色和乡土气息,深受市场欢迎。

“甘肃陇南:稍峪镇有个草编扶贫车间”

除了之前流传的实体销售之外,西和县还开设了自己的官方网店,通过直播带货等多种玩法,让更多的顾客观看、喜欢和购买这里的草编工艺品。 西和县有关负责人表示,据测算,结合线下订单,拓宽销售渠道,有点岭镇草编扶贫厂每年实现销售收入150万元以上,可为工作的留守妇女带来5000元以上的年收入。

“甘肃陇南:稍峪镇有个草编扶贫车间”

“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的是位于秦巴山领域的西和基本县情。 在这种情况下,结合“面巾纸脱贫”的行动,快速发展草编等特色产业,非常有利于拉动越来越多的人就业。 ”。 西和县有关人士表示,如今的西和县通过融合前所未有的文化和现代妇女的快速发展,充分激发了全村广大妇女自主快速发展的积极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妇女为全县脱贫撑起了“半边天”。

“甘肃陇南:稍峪镇有个草编扶贫车间”

光明日报》(年09月15日04版)

标题:“甘肃陇南:稍峪镇有个草编扶贫车间”

地址:http://www.cq828.cn/xwzx/15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