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324字,读完约6分钟
昨天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信息中心举行新闻发布会,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就“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重污染天、土壤污染、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在过去的一年中,占媒体首位的“热词”再次被媒体检索提交。
晾前三年的成绩单
年秋冬以来,京津冀地区重污染频繁出现,今年1月,京津冀地区13个城市pm2.5平均浓度比去年同期上升43.8%。 《大气十条》实施了三年,为什么秋冬重污染频发? 媒体最初的提问提出了困扰公众的冬季重污染问题。
在被问到“目前对策的路子是否正确”时,陈吉宁首先发布了三年治疗成绩单,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3个控制pm2.5的点位地区pm2.5浓度年均下降3成以上。 但陈吉宁还表示,无法掩盖的问题是,冬季采暖期污染改善程度不大,特别是京津冀区域采暖季pm2.5的平均浓度3年只下降了9.6%。
在回答为什么社会上对重污染天气的原因众说纷纭时,陈吉宁说,既有为了好处而考虑的故意歪曲,也有随着研究的进行而提出新的见解的人。 “但是,坦率地说,这里也有一些不认真的研究,带来了很多误解。”
三个小时回答十个问题
在记者招待会上,陈吉宁回答了媒体提出的10个问题,但发布会持续了3个小时。 陈吉宁有时在发布会上向记者们“科普”。 什么是pm2.5? pm2.5是如何形成的? 什么是排放? 什么是二次生成?
另外,陈吉宁在发布会上“放言”。 关于土壤污染对策,陈吉宁说:“今天在这里,我想确认土壤污染对策不是挖土,粗放无序地管理。”陈吉宁说:“现在有公司想做这样的事件。”
大气管理
三年的“成绩”比一点点的国家进展还快
记者:《大气十条》出台三年多来,秋冬季节重污染天气频繁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我们管理的路对吗? 什么时候能看到严重污染的天气状况好转?
陈吉宁:从《大气十条》实施三年来看,年,北京市pm2.5平均浓度为73微克/立方米,比年下降18%。 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3个pm2.5控制点地区,平均浓度分别为71、46、32微克/立方米,比年分别下降33%、31.3%、31.9%。
除北京外,控制所有pm2.5的地区在过去3年间减少了30%以上。 另外,优良天数的比例在上升,重污染天气的发生频率也明显下降。
从3年来的情况看,空气体质量变化准确,改善方向正确。 与发达国家处理这个问题三年的改善程度相比,从改善速度上来看,我们也不晚,也比一点点的国家快。
冬天的供暖季节会有多少变化? 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3个百分点地区和74个城市采暖季的pm2.5平均浓度分别为122、61、47、76微克/立方米,比年分别下降9.6%、36.5%、26.6%、20.8%
这其中主要有客观两个原因。 特别是到了去年冬天以后,问题尤为突出。 客观原因是去年秋天入冬以来,世界上出现了普遍的气候异常现象。
有主观原因吗? 现在,我们比较冬季的污染防控措施,似乎有必要进一步加强。 现阶段,关于下一步如何处理冬季空气污染问题,各种措施已经非常确定,关键是要抓住落实。
环境保护审计
环境保护审计推动地方长效机制
记者:中央环保审计对公众寄予厚望,但媒体刚刚在地方审计组面前曝光不久,污染公司很快发现死灰复燃,持续非法污染,气焰上升。 有什么方法?
陈吉宁:中央环境保护审计目前已与试点完成了两次审计,第二次基本结束。 今年还有两次,相关事业正在准备中。
从开展督察的16个省的情况来看,成效十分明显,有三个方面:第一,提高了地方党委政府的环境保护责任。 各级省委省政府和部门对这次审计深为感动,有些领导对我说,这次审计是一次震撼人心的审计。 一点地方党委政府受到了警醒,加强了环境保护责任的落实。
第二,推进了许多环境问题的处理。 第三,引导地方建立环境保护长效机制。 目前,全国21个省发布了关于环境保护责任分工的文件。 24个省发布了省级环境保护审计方案。 24个省颁布了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细则,其余省份也制定并征求意见。
问题也确实存在。 接下来,我们将采取四个方面的措施,逐步处理这个问题。 第一,不折不扣地完成督察的任务。 今年要完成其余省份的环境保护审计,必须对一些问题突出的地方不定期开展专项审计和“回顾”。 第二,继续推进地方市级环境保护审计工作。 第三,建立完善的审计工作长效机制。 目前正在研究是否形成《环境保护审计条例》,将其上升到法制水平。 第四,加强督察的能力建设。 在中篇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已经成立了国家环境保护审计办公室,将来所有督政任务由其承担,统一。
土壤的安全性
土壤污染治理不是挖土
记者:陈部长,在防止土壤污染方面,现在有那些问题。 国家采取那些措施吗?
陈吉宁:去年5月28日,国务院印刷了《土十条》。 这是下一步处理目前土壤污染问题的重要事业开展。 基本思路是多次预防为主,保护优先,风险管理。 这吸取了国内外特别是国外30多年来污染治理的经验教训和曲线。 土壤污染治理是挖土,不是粗放无序的治理。
我们强调,一是预防,二是风险管理,三是安全利用。 从员工配置来看,我们被称为“2233”。
第一个“2”是两大基础。 一是搞清楚家底,开展土壤污染清查。 二是建立健全法规标准体系。 全国人大已经将土壤污染防治法纳入了今年的立法计划。
第二个“2”是两大亮点,一是农用地分类管理,二是建设用地准入管理。 目前正在制定农业部和农用地的管理办法。
第一个“三”是三个任务,对未污染、污染、污染的土壤实施防治和风险管理措施。
第二个“3”是加大三大保障,加大科技研发力度,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强目标评价。
其次,我们正在执行污染清查的事业方案,制定法规标准。
标题:“陈吉宁:有人说环保督察“触动灵魂””
地址:http://www.cq828.cn/xwzx/8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