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288字,读完约8分钟
个人账户上市之初,个人储蓄与中国未来养老相对应,1993年14届3中全会也已编写完毕。 但是1998年国企下岗职工几千万,平均年龄47岁,中央没有预算,买地方怎么办,那就伸手到个人账户了。
从那以后,谁也没说清楚这8%是费用、税金还是储蓄。 一个国家的养老金个人账户和社会统一没有政府文芳阁。 中国没有民法的只有通则,没有产权法的只有物权法,这8%的产权不清楚。
干脆用现在的方法,个体账户可以全额转移等,看起来像个体储蓄。
正因为“不透明”,才会遭到反对
美国有精算模式,知道养老金什么时候不能维持,就算退了,大家也可以接受。 中国没有精算模式,政府说不清楚,老百姓不能理解,当然要反对。
新京报:你们的方案是个大方案,有合并和延期,我想在网上还是先合并吧。 你觉得怎么样?
杨燕绥:看到读者在说话,想退吗? 那么,请先并行处理,先公平地谈,再谈将来的事。
可以理解。 但是,我们的方案是与延期并行提及的。 我同意读者先谈公平,再持之以恒的看法,但现实中公平与持续是合二为一的。 不能持续也不公平。 比如像希腊一样,坛子里没有水,大家都穷了。
养老金是社会公共政策,20年不长。 作为短期,即使处理3年5年,也怎么也找不到好的方案。 所以,为了给老百姓一个巨大的蓝图,确定日程,我想大部分人都会支持的。
我想说的是,第一,考虑合并和延期,没有先后。 第二,我们说的65岁是领取养老金的年龄,我们没有设定退休制度。 领取养老金的时候和退休的时候是分开的。 只有中国现在被束缚着。
退休是指退出劳动力市场,因人而异,有弹性,但领取养老金的年龄是统一的,有刚性的。
轨道和延迟是必要的,轨道需要同步才能合并计算。
新京报:有人对延缓养老金领取的必要性表示怀疑,也有人认为延长后,自己不一定希望拿回自己的养老金。
杨燕绥:我们提出的方案包括领取养老金的年龄,是根据人口统计和精算原理计算的,它只是学术结果。 计算结果预计通常是退出劳动力市场后平均15年。
在平均寿命75岁的条件下,领取养老金的年龄应该是60岁。 到2030年,中国的人均寿命可能会达到80岁。 领取养老金的年龄应该是65岁。
根据中国目前的情况,15年内,你支付的养老金一定领完了。 现在只有少数高收入的人领取不完,收入低的人养老金和工资都在下降。
对女性来说,到2030年,65岁领取的话,相当于15年的延长。 这确实压力很大。 但是,我们给出了学术方案,客观数据不是政策。
以现在的养老金领取年龄,到了超老龄化社会,两个员工养着退休的人,年轻人买不起房子,只能降低养老金替代率,比如从50%降到40%,老人很快就会搬起凳子坐在市政府。
从实际赡养比来看,中国2007年、2008年进入深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加快,压力大的是年轻人,领取养老金的年龄要提前一年,税收要上升。
新京报:这是否意味着这其中包括了不同年龄阶段人们的代际公平问题?
杨燕绥:这是体口结构的问题。 老人多的话,老人必须多工作的年轻人必须多挣,怎么也不能让婴儿劳动吧?
在西方,70岁的老人还想工作,为什么? 家里缺钱,所以晚年不够。 老龄化社会的规律是鼓励老年人多工作。
比如要加快养老服务业,这些领域是人工密集的领域,很多岗位不需要年轻人,不需要高学历的人。
例如去新加坡、加拿大、机场看看吧。 推行李车的人70岁。
刚去成都、广元县、佛山县,他们已经进入超高龄社会,领取养老金的人已经占22%,政府开发了什么项目? 老人到个人橘园摘橘子,上午摘一车25元,工资够一天喝茶了。
政府应该提供培训,让他们家附近参与老年服务业。
新京报:我认为人们反对推迟退休年龄,有什么深刻的理由吗?
杨燕绥:因为中国没有养老金精算模式。 美国早就有这个了,向所有人宣布,我知道养老金什么时候不能维持,推迟退休年龄大家都可以接受。
中国没有精算模式,政府说不清楚,老百姓不能理解,当然要反对,这是养老金教育的极端表现。
给全国人民一个大整合的蓝图,要逐步落实,要有时间表。 我们的方案出来后,海外媒体关注的是大整合和时间表,而不是倒退。
管理是比财务更大的问题
中国真正处理的是全国统一基础养老金,不是钱的问题,而是管理问题。 所以如果不改革体制,养老金的改革就无法进行。
新京报:说到养老金改革,财务不是大问题,那什么是大问题?
杨绥远:我们是指“国民基础养老金”。 国民年金的价格,以年和年的数据计算,占gdp的1.57%,财政支出的8.9%。
英国为31.8 %,美国为51 %。 所以中国真正处理的是全国统一基础养老金,不是钱的问题。
这是个管理问题。我们说心中有数,脚下有路。 居民新闻管理是实施国民基础养老金的条件,只有全国居民新闻向上集中,才能有国民基础养老金和相关公共服务向下分配的机制。
问题是,现在“没有数”。 在这种情况下,钻头空子、搭便车时无法停止。
例如,北京一个区最近抓住了领取养老金的事件,但该区的数据无法表达为其他区的信息,3年内拿走了300万人以上。 我们在地方调查中发现,农民工失地进城后,都进入了职保,一些城乡居民也找了相关的职保,8000元的名额。
这不是钱的问题,而是管理的问题,除非新闻不能集中在上面,否则顶级的设计是空。
现在是部门利益第一,以垄断数据为权力基础。 所以如果不改革体制,养老金的改革就无法进行。
财政部部长楼继伟说财政必须增加支出,但社会保障制度千疮百孔,多少都漏了。 我认为这是非常正确的。
新京报:个人账户巨大空账户也不是问题吧?
杨燕绥:空账本是个人账户被挪用的部分,各省市建议补缴自己的空账本,即市级统筹养老金通过聘任补缴市个人账户空账本。
截至年底,个人账户有2.5万亿的账面记录。 人社部各省的聘金为2.1万亿,比如广东这种先用农民工的地方,他们领养老金,人去留养老金,在各省市。
就算补账也有4000亿的缺口,剩下的部分怎么办? 省级政府、中央政府协商多渠道筹资处理,年可完成。
应对老龄化的时间很紧
乐观推算,随着工资基数的上升,养老金替代率略有下降,到2022年收支平衡,未来赤字将急剧上升。
新京报:为什么现在要提出这些方案?
杨绥:大背景是中国经济放缓和老龄化。
中国2000年进入老龄化,2025年进入深度老龄化,2035年进入超老龄化,根据各国经验,养老金政策至少提前了30年。
老年人资产结构最好的美国和澳大利亚花了30多年的时间进行了调整。
人口学家说中国的老龄化社会还不老。 这是人口学家,但从养老金政策来看,需要三四十年的准备,中国已经晚了。 到2035年两个人养一个人,老龄化速度太快了。
我们乐观地推算,随着工资基数的上升,养老金替代率将略有下降,到2022年收支平衡,未来赤字将急剧上升。
我们会在这个时间提出这样的方案。 第一,日程很紧,所以必须积极。 第二,我觉得政府太拘泥于部门利益,难以妥协第三,我想听听短期行为的建议,我们的方案出来,推动这方面的变化。 第四,出来后听老百姓的意见,看老百姓听什么,骂什么。
新京报:机关事业单位是个大集团,让他们自己革命自己,阻力应该很大吗?
杨绥远:这个问题曾多次说过,关于机关事业单位,提出了养老金逐渐倒退,职业养老金和个人养老金渐进,确保这三者加起来的替代率为80%的方案。
我想大部分国家公务员养老金的替代率将达到80%。 因为他们在职时基本上工资很低,养老金相对较高。 根据方案,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替代率每年下降1个百分点,如果年初启动,将在20年以上降至与国民基础养老金一致。
当然现在代替率在80%以上的人一定不高兴,但是需要妥协。
新京报:但是,这20年的合并,对老百姓来说感觉有点长吗?
杨绥远:养老金是社会公共政策,20年不长。 作为短期,即使处理3年5年,也怎么也找不到好的方案。
目前的计划需要20年,但是前台在后台不动,实际待遇不会下降。
所以,我给老百姓一个很大的蓝图,说要确定时间表,我想大部分人都会支持的。
b10-b11版采录新京报记者吴敏实习生黄禧
照片新京报记者秦斌
标题:“经济学专家:养老金改革应给公众确定预期(2)”
地址:http://www.cq828.cn/xwzx/84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