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2日,中国发生汶川8.0级特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巨大财产损失,给全国人民留下难以磨灭的记忆,防灾减灾工作引起了全社会空前的关注。 2009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将每年的5月12日明确为全国防灾减灾日,目的是唤起全社会对防灾减灾工作越来越多的关注、参与和支持,加强各级党委政府的防灾减灾责任,增强各级党委政府、基层社区和社会公众的应急处置能力

“应急管理部风险监测和综合减灾司:聚焦提升基层应急能力”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十二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提高基层应急能力,构筑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 最近,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发出通知,要求部署全国防灾减灾日的有关工作。

我们要切实加强基层应急能力建设,在萌芽、成灾前,建设防灾救灾的人民防线。 日前,应急管理部风险监测和综合减灾司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民生周刊》采访时表示,以今年全国防灾减灾日为契机,为各地加强基础,推进防灾减灾,进入农村,进入社区,上学,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获得感

“应急管理部风险监测和综合减灾司:聚焦提升基层应急能力”

防灾减灾体制的结构不断优化

民生周刊:全国防灾减灾日成立10多年来,防灾减灾有什么变化? 第一个出现在那些方面?

应急管理部风险监测和综合减灾科:

全国防灾减灾日成立12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大大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一心、众志成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能力稳步提高。

防灾减灾法规政策更加完善。 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制定和修订了防洪法、防震减灾法以及防洪、抗旱、自然灾害救助、地质灾害防治、气象灾害防御、森林防火、草原防火条例等多部法律法规,印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了国家综合防灾减灾十五计划。 建立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以及自然灾害救助、防洪抗旱、抗震救灾、森林草原防火等国家专项应急预案体系,基本由30多部法律法规组成,形成了国家相关应急预案和重要文件补充的自然灾害管理法规体系,防灾救灾工作总体实现了依法治理。

“应急管理部风险监测和综合减灾司:聚焦提升基层应急能力”

防灾减灾体制机制不断优化。 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我国的灾害管理体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建立应急管理部,建立自然灾害行业统一结合的管理体制,完善防灾减灾救灾议事协调机制和工作人员制度,联系防治责任链,解决统筹与分的关系,充分发挥各应急管理部门的综合特点,充分发挥相关部门的专业特点 建立了重大风险研判、灾害会商、新闻共享、联合处理全过程的多部门联动机制,完整的军地协同和区域联动机制,在防洪台风和堰塞湖、森林火灾等一系列重大灾害应对中,初步显现出了新体制新机制的特点。

“应急管理部风险监测和综合减灾司:聚焦提升基层应急能力”

灾害防御能力稳步提高。 年10月10日,习主席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就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发表重要讲话,提出实施自然灾害防治9个要点工程,从而全面提高我国的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和水平。 在中央层面建立自然灾害防治事业部间联席会议制度,加快现有项目建设,积极推进重大项目立项。 25个省和兵团发表了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的实施意见和计划。 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各级财政共投入自然灾害防治资金2000多亿元。

“应急管理部风险监测和综合减灾司:聚焦提升基层应急能力”

巩固防灾减灾基础

民生周刊:今年,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将聚焦于提高基层应急能力,构建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首要基于什么进行思考?

应急管理部风险监测和综合减灾科:

今年,我们决定提高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应急能力,夯实防灾减灾救灾人民防线,比较部署相关工作,首要有两个方面的考虑。

充分体现了习大大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决策。 2019年11月29日,习主席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时,重申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重复社会共治,完善公民安全教育体系,推进安全推进,进入公司、进入农村、进入社区、进入家庭。 开展了安全文化,常态化,开展了紧急避险,支持开展和积极推进社区居民风险调查和风险管理。 今年设立这个主题,第一是贯彻落实习大大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

“应急管理部风险监测和综合减灾司:聚焦提升基层应急能力”

二是强调巩固防灾减灾基础的重要性。 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习主席多次强调,抗击疫情战胜利,关键在国防,牢牢依靠人民群众,动员人民群众,提高群众自我服务、自我防护能力。 防灾减灾也是一样,基础是抓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前提。 要广泛动员群众,组织群众,聚集群众,发挥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建立人人参与、人人负责的基层应急工作结构,集中防灾减灾的力量。

“应急管理部风险监测和综合减灾司:聚焦提升基层应急能力”

加强灾害风险网格管理

民生周刊:地方开展相关事业时,重点需要做哪些方面?

应急管理部风险监测和综合减灾科:

一要以习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和贯彻习大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管理的重要论述精神。

2要根据疫情防控形势,通过网络公开课、自媒体直播、网上采访等多种形式,向社会公众普及各种灾害事故知识,应对基本技能。

三要加强灾害风险网格管理,开展全面系统的灾害事故风险调查,提出比较整治措施,尽量减少灾害事故风险。

四要建立基层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努力满足可能发生灾害事故物资的投诉,确保物资有序调度、快速运输、高效配送、准确可追溯。

五要统筹推进基层应急能力建设,促进乡镇(街道)政府专职消防队、公司专职消防队、志愿消防队、灾害新闻工作者等多元力量快速发展,综合利用各类灾害预警手段,提高灾害事故应急救援能力。

六、加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满足本辖区居民紧急疏散和临时安置诉求,修订完整的基层各类应急预案,因地制宜地开展线上等多种形式的演习活动,让公众熟悉灾害事故预警信号和应急疏散路径,及时转移,获得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取

“应急管理部风险监测和综合减灾司:聚焦提升基层应急能力”

推进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

民生周刊:在加强基层减灾能力建设、提高基层抗灾能力方面,有哪些措施? 下一个工作的重点是什么?

应急管理部风险监测和综合减灾科:

基础防灾减灾能力弱,基础设施防灾水平低,公众防灾避险和自救互救知识不足,是我国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管理工作的一大短板。 特别是广大农村和贫困地区,是灾害频发地区,容易发生灾害贫困、灾害返贫等现象。 应急管理部将比较新形势的新要求,会同有关部门在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推进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建设。

“应急管理部风险监测和综合减灾司:聚焦提升基层应急能力”

一是加强基础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建设,特别是农村和贫困地区灾害监测站网络建设,提高灾害监测能力。 通过紧急广播、手机、高音扬声器、锣鼓吹哨、挨家挨户的通知等方法,提高基础灾害预警能力,着力解决灾害预警最后公里问题。

“应急管理部风险监测和综合减灾司:聚焦提升基层应急能力”

二是加强基础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 自然灾害防治点工程建设的重点还是放在农村危房改造、中小学校舍加固、多灾易灾县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等方面,大力提高农村和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抢险救灾能力。

“应急管理部风险监测和综合减灾司:聚焦提升基层应急能力”

三是全面开展全国灾害综合风险调查和风险调查。 全面收集各类灾害类型和各类灾害应对体相关数据,明确各地灾害风险底数。 建立重大自然灾害调查判断制度,巩固基层灾害防治责任,加强重大灾害风险防范和要点风险管理,完善基层群预防和控制体系,努力减少灾害造成的人员财产损失。

“应急管理部风险监测和综合减灾司:聚焦提升基层应急能力”

四是整合基层应急资源和力量。 加强各类防灾减灾救灾资源的统一和力量整合力度,推进应急救灾资源下沉,支持和推进地方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和全国综合减灾示范县的建立。

五是提高群众防灾减灾意识,提高相互救助技能。 结合全国防灾减灾日等各节点组织开展防灾减灾科普和应急培训,增强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 在灾害多发地区,组织群众经常开展应急救护技能培训和疏散演习,熟练掌握应急疏散知识和自救互救技能。

“应急管理部风险监测和综合减灾司:聚焦提升基层应急能力”

六是逐步发挥社会力量在防灾减灾救灾中的作用。 多次支持和引导规范,鼓励效率优先、自主自救,积极推进社会组织、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各方参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 政府一再推进,市场运行大体上加强了保险等市场机制在风险判断和防范中的积极作用,扩大了灾害保险的覆盖面。

“应急管理部风险监测和综合减灾司:聚焦提升基层应急能力”

七是加大对贫困地区应急救援和灾后恢复的倾斜支持力度。 应急部、民政部、国务院扶贫办公室联合研究提出支持贫困地区救灾的政策措施,在救灾资金、物资、力量等方面向贫困地区、偏远地区倾斜,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反应,救援队尽快到达现场,支付救援金,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

“应急管理部风险监测和综合减灾司:聚焦提升基层应急能力”

:刘骄傲审查篇: admin

标题:“应急管理部风险监测和综合减灾司:聚焦提升基层应急能力”

地址:http://www.cq828.cn/hjqh/725.html